当年“背母上学”的刘秀祥,大学毕业后,拒绝了城里的高薪工作,返回家乡做了一名老师,10年时间帮助了1800多名孩子重返校园。
他的家乡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很多家庭都是让孩子退学,打工或者早早结婚生子,周而复始,循环着上一辈人的命运。走出了大山的刘秀祥深深地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而家乡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刘秀祥想到自己靠读书改变了命运,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人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他希望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忙山里的那些孩子,让更多人燃起青春的梦想,用知识来充实他们狭小的世界。
他回到了家乡,用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引导无数山区的学生重返校园,重新拿起课本。10年的时间,他骑着摩托车,走村穿寨,向百姓宣讲为什么要读书,读书能带来什么?
世人 的眼里,好好读书就是为了走出大山,为了一份高薪的工作, 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刘秀祥读书时一边捡破烂,一边打零工还要照顾精神失常的母亲,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毕业后却拒绝了高薪,又回到了贫困的家乡,有人会说,他这个书读得有用吗?
于他而言,读书后还是生活在家乡,拿着一份不高的薪水。似乎读书并没有给他谋得什么物质利益,但他却用他自己的力量,帮助了许许多多失学的孩子,他将改变的是许许多多家庭的命运,也将渐渐改变他贫穷的乡村。他的名字将会留在他们家乡的历史上,永远都不会抹去,全国人民也都知道他做了件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
还有更让人敬仰的张桂梅校长,她更是用生命在拯救、改变丽江山区无数贫困女生的命运。让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看到一股清流,看到物质之外的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的力量。在当今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精神却越来越虚空,只有精致的利已主义,却缺乏了这样一种利他人的精神,缺失了信仰的力量!
如果每个人用自己的光和热带给最需要的人一丝丝光明,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