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442418/60376de9e771b7ed.jpeg)
今天晚上,我偶然发现简书还有音频频道,就打开看,浏览了一下,选择了一个写作栏目点进去,又进了一个叫“一本书的诞生”的课堂,听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堂写作课。
开篇第一课是黄一琨讲的,主要讲了三个问题。1、现在的写手作品普遍水平低,三观不正,格调不高。2、写手写作范围太窄,不开放,不包容,俗套太多。3.黄老师花了很大篇幅建议作者在两个光谱之间,也就是光明和黑暗之间找一些着手点。
黄老师讲到中间,感慨万千,说了一句话,我印象极深刻,马上把他记下来。“你写作品吧,总要高过于你生活半格才好。”
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太对了,对我是极大的鞭策和警示,如果写作品不能比生活提高和超拔,宁可不写。
这句话同时对众多浮躁的写手也是一种忠告和劝解吧。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如果我们不尊重作家,不尊重作品,只把“码字”作为自己挣钱的途径,只贪图文字数量,而不求作品质量,终归是落入生活的俗套而跳不出去,怎么能得到编辑的肯定和青睐。
我们国家文学传统历来讲究“文以载道”,“言简意赅”“短小精悍”“详略得当”,现在在简书里是很少看到了,更多的是流水和无病呻吟。有些写手,一天20篇文字,只求挣几十块钱,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有几篇文章可以拿的出手?所以说“半格”要求已经是绝望前的悲哀了。
我一时兴起,想把我的笔名改成“半格”,但原笔名用了好几年年了,有感情,想了想就不改了,就把这“半格”深深记在心里,督促我前行吧。
2022.10.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