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年的今天,为父亲买了一个大蛋糕,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快乐幸福!天随人愿,一晃几年过去了,我的老爸健康如初,笑声爽朗,享受着新时代的美好生活。特以此文贺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8382/cd92f65c9ce71620.jpg)
父 亲
父亲今年七十有七,身体还算硬朗,精神也挺矍铄;声音还是那么洪亮,性格还是那么爽朗……看着满面红光的父亲,我倍感欣慰!
人们常说,父亲是一座山,父亲是撑起一个家庭的脊梁。先前我们一家上有曾祖母、祖母、祖父,下有我们兄妹五人,一家十口人,生活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和祖父、母亲辛勤的劳作来维持,我们兄妹几人的学习费用及其家中的生活皆由他们来支付。父亲是名教师,也是个名师,讲课、写文,所向披靡,众人仰慕。在当时当地小有名气,那时的他很敬业,爱生如子,把时间基本上都花在学生上,因忙于学校的事务及自己的教学,很少顾及我们。现在有不少的学生一提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冯老师的课带得好啊!中学时期也曾有幸成为他的门下,学过二年,至今那洪亮的声音,时不时依然在耳边回响,印象深刻的是读我的习作《童年趣事》时那含笑的面容,骄傲的神情——那是他最爱的二女儿的佳作呐! 他时常忙于教学,忙于学校教务,很多时候是无暇辅导我们的学习的,偶尔问起,即便学习上有不少的漏洞,也不会遭到训斥,仍是那一如既往的亲切,让我们没有丝毫畏惧之感……那时啊,他可从来没有批评过我哩!我可亲可敬的老父亲哟,现在回想以前,还甚感甜蜜呢!
我的老爸一直是比较偏爱我的,曾记得小时候,有什么好吃的,总会事先想到我,带点回家总想让我多吃点,到哪去都会把我带上(在允许的情况下),曾记得一次到县城开会几日,都把我带去了,让我这个未见过世面的小丫头,长了不少见识。 童年时代家境贫寒,无钱买书,父亲总会想方设法为我们兄妹几人弄几本画册,让我们可读、可赏、可想,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在与那些小画册相伴的日子里,丰富了生活,丰富了想象,增添了乐趣,增长了智慧……慢慢的稍大一点,又给我们带来一些书籍,初二那年我读完了巴金的作品《家》、《春》、《秋》,《雾》《雨》《电》……矛盾的《子夜》《秋收》《追求》等,看过了金庸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更欣喜的是细看了梁羽生的《冰川天女传》,这些小说在那个没有任何娱乐消遣的年代,贫穷甚至吃不饱饭的时代,无疑成了我们的精神食粮,首次看到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真是惊奇、震撼、兴奋。至今犹记得《冰川天女传》里面的故事情节,讲述的是清乾隆年间朝廷欲护送喇嘛教圣物金本巴瓶至西藏拉萨,江湖各路人物各有目的聚集西藏,从而引出唐经天与冰川天女之间的爱情故事,犹记得卷首卷尾曲中的个别词句,圣峰的冰川象大河倒挂,你听那流冰浮动轻轻的响——像是姑娘的巧手弹起了冬不拉……流浪的旅人啊,草原的兀鷹也不能终日盘旋不下,你们尽是走呀走呀走呀——……你可曾见过荒漠开花?你可曾见过冰川融化?……这些词啊,至今还记得一部分。
正如董卿所言,以前看过的书,读过的文字自会融入自己的血液与骨髓,几十年后的我带个语文课还是蛮轻松的,写个什么的也难不了我,这应得益于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父亲给我带来的精神食粮——书籍吧。我感谢我的父亲,不仅仅是他让我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更给了我乐观、豁达的品性:小事不计较,名利不看重,不随波逐流,认真做事,爱岗敬业……就连我这爱笑的习惯与乐观的精神,都是父亲遗传给我的。
感谢您,我的慈父!我会延续你的血脉继续传承你的优良品性,教好学生带好课,奉献于教育,敬业乐业,努力做个好老师!
我的老爸,愿你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