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晚上7:30了,一听女儿的作业还有两项,我耐着性子指指闹钟:不是下午5:00就剩两项吗?现在已经过了快三个小时了。
闺女皮实的很:老妈,那个时候是两科不是两项的作业,现在已经剩很少啦!很快很快!
我:好吧,半个小时够吗?
闺女说:差不多。
我离开时忍不住嘟囔了一句:真是一只蜗牛。
闺女不忘回应:很快的蜗牛!
我摇头笑笑出了她的房间,坐在沙发等待闺女的时刻,忽然想起了那只我拍过照片与视频的蜗牛。
那天也是这种有着若有似无的细雨微风的天气,我在等待孩子下专业课,校园里空空荡荡的很安静,我拿了本书坐在西院的小门门口,结果书没翻几页,倒是看了半天的蜗牛漫步。
那是一种非常享受的治愈时刻:
我安静的看着它,甚至可以感受到它的认真与专注,它触角敏感的试探着周围的环境,虽是缓慢却是坚定的向前爬,如果只是一瞥确实感受不到它的移动,但这只安全感得到满足的蜗牛确实让我刷新了一种认知,蜗牛也可以有速度。
后来我特意百度了一下:“蜗牛每分钟爬行9-13厘米,当爬到遮阴地面时速度减慢,每分钟移动6-8厘米;再爬到有薄水层的地面时速度加快,每分钟滑行25-30厘米”。
这也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常说,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如同牵一只蜗牛散步,适宜的环境,安静的陪伴或许才是他/她前进的助力,不做短时评判,更少的干扰,只要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无需转头就知道我在身后就好,不是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55342/f762aafd9479ae0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