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人的品味完全取决于他读不读书,读了多少书,都读了什么书,读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气质和面貌。”
至少曾经说到:“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而且我们所具备的这潭水不应该是一潭死水,还应该是一潭“永不枯竭的活水”、一潭“营养水”、一潭“复合水”。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迅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知识、新科技层出不穷,昨天还是有用的知识,明天就有可能成为明日黄花。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人如果不随时更新、补充知识,10年后将会有50%的知识因陈旧老化而用不上。面对如此态势,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个读书人,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自己的认知视野,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构建自己的精神高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们的知识撑不起我们的事业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静下心来读书;当我们的能力还驾驭不了我们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给别人,一个教育者更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给学生。
常听得同事抱怨:那么忙,哪有时间读书。比起有没有时间读书,更多的还是阅读习惯和重视程度的问题。如果一个教师不读书,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吗?如果一个教师不读书,能够面对当下及未来教育的挑战吗?如果一个教师不读书,能够不断增加水的容量和质量吗?
阅读之于教师,其实就是划分教书匠和艺术家的一个分水岭。一辈子教学,尽管勤勤恳恳,但从不或者极少阅读教辅材料之外的书籍的老师,终其一生,最多也还只能是一个熟练“技工”而已。而纵揽所有的名师,没有哪一个人是脱离了博览群书这一基本点而凭空“一夜成名”的。
教育没有什么先天因素,要有成就,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就是阅读。如果我们都能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体验阅读带来的充实感与乐趣,时间并不是问题。坐下来,静下心,真正投入阅读。如此,一本一本,读出自己的美好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