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云南曲靖的小山村,四面环山,气候条件适宜,曾经祖祖辈辈以农业为主,全村上下或者相邻的屯落,基本上家家都有山林土地。在自己的心目中,乡里的人们,质朴善良,热情好客,不管谁家遇到困难,都会相互帮忙,相互慰问。
记得在八十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正值土地下放,有些人家食不果腹,免不了偷鸡摸狗的事常有发生。一到晚上家家关门闭户,视野一片漆黑,只有偶尔的一个晚上,或许能见到从门缝里露出的煤油灯光,像鬼火般在无底的深渊晃悠。如果某户人家开门或是关门,那种刺耳的“吱呀”声,即便是从边远地带传来,也是如此清晰,令人毛骨悚然。根本不像现在,到处灯火通明,多数人家都养起了狗,有什么异动,那犬吠的追赶声,也令人胆气倍增。但在当时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就连身上的穿着,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补丁,那会有人家去豢养一只累赘,能带上几只鸡就算不错了。所以邻里之间,通常情况下是不串门的,生怕东西丢失牵连自己,再说照明就是一个大问题,除非有急事,才会依依不舍地从保险柜里,翻出那可怜的手电筒。多数人家是没有的,他们只能把平日里备用的竹篾,捆扎一小束,要出门的时候,才点燃照明。而我是绝对不会的,因为那时胆小如鼠,害怕走夜路,一点风吹草动,都觉得危机四伏,草木皆兵。
但一到白天,刀耕火种的战场,便又再次冒起硝烟,在村庄的舞台上演。也许是受三从四德的影响太大,多数情况下是女主内,男主外,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都要干活,都要劳动,否则就会挨冻受饿。一般在农历四月,就开始忙着松土,平整田地,基本上在清明节前后,把要种植的马铃薯和玉米,也就是上半年的主粮,全部播种完成。等到秋天收获结束后,再将下半年的主粮:小麦,豌豆和蚕豆播种完。这些收获的劳动果实,除了留够日常生活开销,余下的便拿到市场,换取必须品贴补家用。就这样随着季节,依次更替,年复一年向岁月纵深推进,维系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维系着生命的自始至终。
等我上中学的时候,也就是九十年代初期,故乡的着装已大有改观,从一个蓬首垢面的老头,变成一个青壮年,生活也步上了一个新台阶。只要人勤快一点,靠自己的肩膀扛起几张嘴,一般是没问题的。交通经过升级改造,由一步一个脚印的蛇行山路,变成了真正的马路,它不同于现代交通工具行驶的马路,而是只能马车和牛车通行的路。不过,在那个时期,已称得上是一项伟大的变革,至少人们出行,不用再像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样费力;至少种点粮食,不用再像骆驼那样背出背进。而且,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逐渐转变,知道闭关自守,已经阻碍了前进的步子,时不时也就有人另谋出路。比如说: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等等。
再有一项开天辟地的壮举,更是让故乡的眼晴,绽放出万丈光芒,如同一个穷光蛋,偶然发现一堆白花花的银子。那就是用电照明,从此替代昏黄呆滞的油灯,开启电器化的时代,照亮故乡前行的征程。甚至有些在外发财的阔老,用上了大砖头——大哥大,以及传呼机,叫身旁的人羡慕嫉妒,看得眼睛发直。
到现在已经半世人生,如果要比对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国家出台了多少扶持政策,故乡早已出落得如花似玉,满眼红墙绿瓦,再也看不到当年寒颤颤的画面。它的变迁,它的发展,岂是千言万语可以评说。虽然土地山林还在,其实早就逐渐脱离了主导地位,各家各户,他们的经济来源与生活支柱,还是靠在外工作来获取。而国家为了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不让其白白流失,也正在做土地流转的准奋,大力进行乡村振兴,提升人居环境。
不难想像,新征程的路上,故乡的发展,将沿着正轨,如日中天,大放异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