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倾听不同的意见?
想倾听不同意见,有两个最核心的问题:一、你要鼓励别人说出来;二、如何去听,如何去判断。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第一,如何鼓励别人把不同意见说出来
在麦肯锡,有一条铁律——“Obligation to dissent”,就是你有反对的责任。注意,是“责任”。公司培养你,给你花时间,给你工资,如果在大家讨论的时候,级别比你高的人说的东西,你不同意,你不是有权利说反对意见,而是你有责任说。
当听到不同意见的时候,麦肯锡还有一套“三步走”话术。
1.必须感谢,要谢谢人家。说“谢谢Jenny提意见”“谢谢Henry提意见”。
2.需要停顿一下,重复一下别人说的意见,让对方感觉到,你尊重他的意见。
3.如果同意对方的反对意见,就表示同意,非常真诚地表示同意。如果不同意,不必争论,不必反对,说一句,“我会认真考虑,感谢你的意见,我会再想一下”。
这一套话术,在麦肯锡几乎形成铁律。如果不这么做,底层的信息很难一层层传到上边。如果你是CEO,你与一线员工有可能隔着两层、三层,甚至四层。各公司的组织结构不一样,是否扁平也不一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让大家把意见说出来,特别是不同意见说出来,你会发现你离实际情况越来越远,公司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因为你不在一线,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第二,如何形成文化
其实人有一个很神奇的特点:别人夸你九句,骂你一句,你往往只记得骂你的那一句,会对负面的评价非常敏感、非常不舒服。而对好的评价你会越听越觉得不够,越听越觉得顺,越听越想听。
对这个问题,曾国藩是这么说的。 “用人极难,听言亦殊不易。”你想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其实是很难的。你听别人给你的意见,也是不容易的。“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
1.见多识广。真的想听别人的意见,想要很好地、有建设性地听别人的意见,全靠你见多识广。
2.熟思审处。不能别人说啥就是啥,或者别人一说反对,你就坚持自己的意见,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你需要做的是,反复多次思考,谨慎给出意见。不要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也不要总是听别人的。一个成事的人、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不可能没主意的。多数时候有可能你是对的,但在有时候你要考虑别人的意见也有可能是对的。
3.权衡。权衡各方利益和各个方案,有公平心、有主次、有取舍,综合地做出判断。这是听意见最后一步要做的,也就是形成管理决策。
怎么做出管理决策?我再给出一个非常实用的框架工具,分三步。
(1)列出备选方案。一件事有哪几种可行的方案。
(2)列出每种方案的优点、缺点。没有一种方案是十全十美的,如果真有一种方案十全十美,大家就不用讨论了,你一说,我就听。
(3)给出建议。要给领导明确的态度。因为几个方案有怎样的缺点、优点,以你的见识,你认为应该怎么办,你选择方案A,还是B,不要让领导做选择题。
其实这么做的好处有很多。
(1)培养你的判断能力和见识。时间长了,你提出十个建议,领导都同意了,说明你也不错。
(2)减少领导的工作量。领导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应付很多人,你让他省一点力气,他就会做事效率更高一点。
(3)第一个做决策的、提出建议的人可能是你,而不是领导。因为你最接近一线,了解的情况最全面,你做判断,再让领导说对和不对,这样是最合理、风险最小的。反过来,如果领导基于你给他的不足的事实,做出判断。你因为他是领导,碍于面子,不愿意发出反对的声音。前面说的“Obligation to dissent”,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反对领导意见的。这样时间长了,风险就会越积越多,管理效率也会越来越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