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十五年

作者: 清平巷1号 | 来源:发表于2020-04-21 22:15 被阅读0次

          2006年,记不清在一个什么讲座,知道了北京有个叫“老六”的张立宪,于2005年底创办了主体为非虚构双月刊杂志书,取名《读库》,寓意“阅读的仓库”。受其启发和鼓舞,我有了办个书吧“妮子坊”的想法。十五年过去了,老六成了京城著名文化名人,他的《读库》与《读书》、《读品》(读书界称为“三读”)已成为国内人文知识分子阅读的风向和标杆,成了中国出版业的一个传奇。我的书吧却因种种事故搁浅在筹划里,想来真是寄颜无所。

          从《读库0600》开始,老六的团队逐渐壮大,每两个月做一本,每本300余页,内容不拘领域与长短。老六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书,书的特征必须是:有趣、有料、有种。老六总会说起当年找东东枪约的第一篇稿子《非著名演员郭德纲》。按照老六把郭德纲做足做透的要求,历时半年,东东枪采写时间三个月,与郭德纲近距离碰撞十几个小时,写出来足足76个页码。正式出版第一期,卖了1.2万本,之后《读库》走向赚钱轨道。

        《读库》每年六期,风雨无阻,已经出了一百期。每期按三十万字计,也有了三千万字的规模。从这种规律性的固定周期出版来看,它似乎是杂志,但它是用书号出版,从形态和内容上来说,又具备书的保质期。

          老六有一个“呈现细节,展示趣味,摆事实不讲道理”的主张。《读库》的文章,不追求极广大,而试图尽精微。那种以小见大探讨人生终极问题和家国大计为己任的文章,基本不会出现在书中。他们要的不是高度的概括性,而是极度的铺陈和细部展示。如果一篇三万字的稿子,其中第一段提到的某件事、某个人,有可能被写出三万字,那么这篇稿子就显得大而无当了。《读库》要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先减无可减,再做足做透。作者的风格,文章的主题,显得有点老派。文字的质感、话题的温度,都是典范级的。当人人皆可记录的当下,作为读者更会在意记录者是谁;当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并足以将人们淹没时,他们更在意信息的质量和导致的后果。

          “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理念。《读库》的文章中,基本不会出现“我感到⋯⋯”“我想⋯⋯”“我觉得⋯⋯”这样的句式。他们将得出结论、做出评判的权力,留给读者,哪怕读者得出的结论、做出的评判与其写作初衷背道而驰——多义性正是阅读的最大魅力。《读库》讲究老老实实把自己想写的东西交代清楚,踏踏实实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琢磨个底儿掉,切切实实尊重读者的习惯和判断,所谓提倡“用写一本书的力气来写一篇文章”。

          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用的是清代孙奇逢的一句诗:“学有源泉方入妙,语无烟火始成家”来总结《读库》。就是说做学问要有约束,做学问的约束,是要有源泉。说话写字带有强烈的立场,当然读者喜欢,市场喜欢,但缺点是留不久,很难成为一代大家。《读库》并不是人人皆知的潮牌,甚至于有些“小众”,但正因如此,便可以为它的读者带来少见乃至独特的阅读感受或知识积累。

          所以,我的订阅15年从未间断。我刻意回避《读库》六迁其址,老六致读者求助信,以至搬离北京南渡的艰辛,因为我知道,对于立志做百年书店的《读库》来说,已经走过十五年了,行百里者半十五,长路漫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库》十五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gm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