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简书评论里看到一位简友在给我那篇《日更108天,个人总结》的文章下留了评论,大致的意思是说,想要提升写文章的质量就要对文章进行修改。
另外,这位简友还很细致的说到如何修改,从遣词造句的多样化,让文章内容丰富,文章结构上松弛有度,到删除文章里的赘述,做到精炼。
当时看到这个评论,还是蛮感谢他的,给了这么用心的评论。
由此,我也对自己进行了思考,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到底要不要去修改,修改的话如何修改。
仔细回想了下,自上次说的日更108天里,写的每一篇文章,不管是用心写的还是草草完事的,没有一篇是写完后想要去修改的。
最近一段时间也没有再保持日更,是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到底能不能提升自己的写文章的水平,还是为了日更而日更,所以停下来,想一想,再上路。
所以,当看到这个评论后,当时也蛮高兴的,我想,修改文章,就是让自己去思考,如何让文章表达的更好,就像那个简友说的,如何遣词造句,如何精炼语句,如何张弛有度。
我百度了下“如何修改文章”,看到很多讲到古往今来的一些大师们都是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
有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著《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39遍才满意,他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200遍,才最后付印。
还有我国的名著《红楼梦》,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问世。
还有著名的“推敲”的典故
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被(韩愈)的侍从推搡到他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看了这么多大师做文章的时候也都在反复修改,所以,我自己后续写文章的时候,不再追求每天日更,坚持写,但兼顾文章的质量,写完后,自己要反复读一读,多修改几次,对自己负责,我想这样,对提升自己的写文章的水平才会有更大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