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周末肯定要睡懒觉的,正常到九点多,一不小心到十点多,起来收拾下做做饭吃完就快到中午了。得益于一情今天早早起来,下楼做核酸,小区出不去,十分钟做完上楼回家继续呆着。
这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上午,直到晚上,终于心绪复杂地合上了这本书。这一套书六本又终于读完了一遍,用终于这个词并不是说它们让人感觉到负担,相反我非常喜欢这套书,闲来无事便随便拿出一本来看。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这套书好像是从去年再次开始读的,说是去年,感觉却像是上个月的事情,时间飞快。
因为时间充裕,读起来便不那么急迫,这两天竟有趣地发现了几处错误,一处是顾家四房和五房在交代时写串了,四房的人写成了五房的,五房的人写成了四房的,为什么这么确定,因为每次看这些人都是稀里糊涂,所以看到这些人时,总喜欢对照前边的人物导图。还有一处是某个人物前面只有一个女儿,后边却有两个。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三个多余的字。
这是件很有趣的事。从记事起对文字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小学语文课本,那是多么神圣的文字,课堂上老师一字一句讲解,课下同学们一字一句背诵。所以长大后读闲书看到书中出版信息一部分总会有这么一句:如有错误请联系出版社之类。很是觉得不可思议。
近几年零散写些文字日记之类,再加上读的各种各样的书多了,才知道写这些书的也都是如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书中的文字也会存在校对漏洞,或多或少或错,真的时有发生。
这本书因为是最后一本,结尾处有不少番外,这些没有注意过在电视剧中应该是没有的,也因为都是从不同的小人物视角来写,确实不好拍成正剧。现在网文读者都特别喜欢追这些番外,为什么要有番外,为什么不把番外放入正文?
首先肯定是作者在写正文时忘了写,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时候。但是在小说结尾以后,读者却意犹未尽,对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角色念念不忘,于是为了满足读者对某个特别人物的不舍,专门针对某事,某个人物进行了番外的深入描写。
其次,番外有时候相当于对整个故事、人物一生发展的一个框架,只是就人物生平一些主要事件挑出来进行概要说明。而小说正文则主要讲述了主角及周围人物,年轻时的一段故事。说白了番外还是为了满足读者对人物后续的关注。
其实,番外也从另一个角度对故事进行了丰满,也算对正文或个别人物疏忽的填补。
这个故事书中和电视剧中剧情略有不同,不得不说电视剧的剧情起伏更加明朗利落,而书中则相对平缓一些,不过作者写的有趣,人物挖的深刻,读起来感觉依然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