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
老子点头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
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依依不舍地告别老子。
老子与孔子的四段对话(三)解释:老子说,为什么不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说:水有什么德行。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于万物而不争抢,处在众人厌恶的地方,这是谦卑的德行。
江海能这么广阔,都是因为他可以卑下。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却也没有比它更刚强的。
这就是柔德。所以柔软可以胜过刚强,它没有“有”,所以可以自由出入于“无”。这就是不言之教,这就是“无为”。
孔子说:我知道了,大家都往高处走,只有水往低处走,大家都在容易的地方,水独自在困难的地方,大家都是洁净的地方,只有水在污秽的地方,它所在的地方,都是大家不喜欢待的地方,所以,谁能和他争抢呢?
老子:与世无争,所以谁也不能和它争。这就是水德。
水无处不在,道无处不在,水不曾失败。
空而静,适合为渊。
损害自己,施恩不求报,这是仁。
圆的地方一定打旋,方的地方一定折转,塞住一定停止,掘开一定流出,这是守信。
洗净万物,齐平高低,这是善于治理。
东西放上能浮,看东西能清楚,冲击起来势不可挡,这是善于使用他的才能。
昼夜不停,满了再进,这是善于等待时机。
善于圣人随机应变;智者顺其自然。
你此去,一定要礼让恭谦,戒掉骄矜之气,去掉脸上的志向和欲望,不然风风火火,气势逼人,谁敢用你。
感悟:这段话在《道德经》中有类似的表述。
顺其自然很难理解,所以老子用水来打比方。
水就是懂得顺其自然,所以可以成百谷王。
无为不是消极应对。
而是抓住时机,找准方法,善于使用才能,懂得尊重万物必然存在的规律。
不要以人为尊,而以天为尊,不要违逆天道,胡乱作为。
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