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查尔斯•杜希格就在《习惯的力量》中写道:“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换句话说,一个人习惯的优劣,决定了我们将成为怎样的人。
如果你想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以下这3个习惯就足以让你一生受益。
1
远离疯狂人群与噪音
关于美国商业片的印象,往往有繁华的华尔街、华尔街上豪华的办公楼,以及办公楼里的豪华办公室。
金融公司身处华尔街的好处十分显而易见,他们可以轻易获取第一手的交易信息,甚至可以挖掘巨大的潜在客户。
但奇怪的是,世界最有名的投资公司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部并不在华尔街。
巴菲特将公司总部设在远离华尔街的奥马哈,公司也没有豪华办公楼;公司总部只有25个人,老板的办公室只有16平方米,办公桌只有课桌那么大,办公桌上也没有电脑。
巴菲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想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该远离疯狂的人群和噪音。
他曾说过:“一个人只靠大脑去过滤噪音没什么用,你需要的是正确的环境。”
公司总部远离闹市区,这样就可以远离疯狂的人群,不被外界信息干扰;办公室装修得不豪华,办公桌小一点,不放什么杂物,是为了不影响自己读书看报和安静思考。
从巴菲特的投资效益来看,这的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不理性的。这时,选择正确的环境就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决定。
远离疯狂人群与噪音就是给我们自己创造正确的环境,这样,大脑就主动远离了很多干扰,从而容易做出正确的决策。
2
永葆好奇心
2004年,哈佛大学拒绝了164个SAT(满分2400分)考满分的中国学生。
其中,有位家长质问学校:“为什么不录取我女儿?”
哈佛只说了一句话:“您女儿除了满分,什么都没有。”
显而易见,SAT不是进入哈佛的万能钥匙。哈佛用以丈量学生的,有着更为重要的筛选标准。
同一年,哈佛以全奖录取了一名中国学生。
这名学生来自甘肃,SAT只考1560分。
但是,他在高一时,发明了一种过滤水装置,免费提供给附近村庄的农民。
这或许解答了哈佛的选人标准。
2010年的中外校长论坛上,哈佛校长亲自阐述了哈佛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他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