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观心庐医话
观心庐医话 | 火衰土绝

观心庐医话 | 火衰土绝

作者: 观心禅院 | 来源:发表于2021-09-18 18:09 被阅读0次

文| 观心居士

白术:性平,气燥。归脾经与三焦。白术的性是指寒热。生白术无任何寒热倾向,属于罕见的性平药物。

与白术药气相似的药物,有茯苓、薏苡仁。茯苓与苡仁性都微凉,近乎于性平。这几味药,都是性平而气燥。

历代药论,多在性气概念上分不清楚,造成医家在用药上出现诸多误区。

中药除了从性、从气理解,还应从动性方面理解。动性是升降浮沉开阖。但药物的性、气、动这三者,并不是每味药物都具备。

白术既没有寒热,也无明显的动性。动性与归经,含义大不同。白术可用之处,在于其气。人服用白术,脾胃三焦则受之燥气。

白术以土性燥气为药。但人身生机,造化天成,燥润相宜。

治湿若用生白术作为佐,未尝不可。而炒白术实乃焦土。与天地自然同理,润土则生,能生万物;焦土乃绝,绝土无生。

白术炒用,不知始于什么时代,本意虽然在温土,实则是医理上的附会。惟赖真火,乃能温土;求于外火,真义全失。

一切药,除了归经,也要讲究入脉。凡入三焦者,也入任脉。人的冲任二脉,不宜受燥,更不可受诸客药之焦热。这一问题,另外写文章再论。

历代局部主义医家,惯用白术给患者治疗脾、胃、肠病。典型的方剂,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这种治法,是建立在“湿气重”的认知之上。局部主义医家认为:白术土德俱全,补土以治水,健脾以除湿,是脾胃病的基本治法。

这一理法,是否行得通呢?

我们不管古代近代医书里有多少吹嘘美化加工过的医案,从当代临床的实际来看,脾胃肠病,罕有通过白术治好病的。

我不知道脾虚湿盛这一概念,始自什么年代,哪位医家或哪本经典提出来的。

脾虚与湿盛,根本是两回事。湿盛,不一定就脾虚。湿盛也不是由脾虚所造成。

只有便溏、乃至经常腹泻的情况下的湿盛,才是脾虚。脾虚虽然是便溏腹泻的直接动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呢?不是。

脾虚是由人的少阳气寒所造成。少阳气寒,才是脾虚、便溏、腹泻这三者的根本原因。

而更根本来说,是一阳寒者通身俱寒。

医学正原,阴阳为本。不识阴阳,不参本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中医局部主义,历来都是谬种流传的主要渊源。

可以说,局部主义是依附在中医学上的外道。脾虚论者,便是局部主义的产物。

医学时至今日,盲人摸象的局部主义者越来越多,这些人凡见种种阳虚杂疑诸证,往往猛抖机灵,诸般杂疑,统归脾虚。

中医千百年来都不缺这样的人,正是这种本末倒置,把中医学一步步引向歧途。

我们从现代人的临床实际来看,人的湿盛,是湿在哪里?主要还是中下焦,肠中湿盛。

也有上焦口水多的,口水多者,虽太阴湿重,然脾气却未必虚。这种情况,虽可以施白术为佐,根本上,还是要复太阳以蒸太阴。

医生误治,也是造成患者口水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患者真火本虚的情况下,不当地使用了滋阴和壮水药物,也会口水重。

湿重患者,最明显是感到中下焦,肠中水湿汩汩。饮食之后,会腹胀,觉得很不消化,腹胀到坐立不安。

坊间中医,常常为这些患者一搭脉,就说是脾虚。也不管有无便溏、有无腹泻,凡见火土衰者,一概称为脾虚。

继尔理所当然地给患者健脾祛湿 ,其代表方子就是以四君子汤为主旨。

这样滥用白术,反使人脾气越强,肠气越弱。使人加倍饥饿,饮食暴增。但对于消化,却一点帮助也没有,肚肠反而胀得厉害,危害更大了。

古代近代肠病医案,有多大的真实性已无可察考。当代患者的治疗过程,却可以看得明明白白。

湿盛患者是否一概脾虚?相当多湿盛患者并无脾虚,或略有脾虚并不明显,而水湿却极重。

人之湿盛,病本乃在火衰。火衰而必致土绝。土绝,是指五行当中的一气—— 土气衰绝。

人的土气一旦衰绝,主管消化功能的肠,就会完全停止运化。这叫做绝运。

人土气衰绝,到了绝运的地步,所吃进去的食物就会完全不吸收,人无论怎么吃,都很瘦。

有一次看到一部港剧中,罗兰扮演的奶奶向儿子哭诉,说她孙女吃东西不吸收,所以很瘦。这就是典型的火衰土绝。

人不正常的瘦,有两种。一种是火衰土绝。一种是阴虚血枯。今不讨论阴虚的情况。

现代人饮冰食寒,导致火衰土绝者,并不少见。这种情况之下,不解决火衰这一根本问题,反而去治标补土,又能有什么真实用处呢?

又有患者,自述寒湿阻中,水湿内停,腹胀严重,但胃口却好。

而医生见患者不但没有脾虚之状,且有肺燥之象,又腹胀严重,饮食后不消化,大便比较干燥,甚至便秘。

于是医生疑惑不解,权衡之下,断为实证。辄以针石开泻,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

患者肺燥,是患者火衰已极,无阳难于蒸阴上济故;患者便干,是寒结于中,腹内如冻土故。

患者所现种种不运怪象,皆是火衰土绝所造成。

相关文章

  • 观心庐医话 | 火衰土绝

    文| 观心居士 白术:性平,气燥。归脾经与三焦。白术的性是指寒热。生白术无任何寒热倾向,属于罕见的性平药物。 与白...

  • 中医与情绪探究(一)

    文/ 观心居士 《观心庐医话》云 : “真火生真阳,真阴生真水。” 人身最理想的状态,是水火既济,阴阳调和。 当人...

  • 观心庐医话 | 何谓阴阳

    文 | 观心居士 观心居士所创立“既济门”一脉医学体系宏大,被誉为“小内经”。在此先从人身“ 阴、阳、精、血、气...

  • 观心庐医话 | 发烧原理

    文 | 观心居士 发烧分寒病发烧、热病发烧。我们立足于当代生活环境下来看,热病发烧极其少见,几乎仅见于幼儿。 幼儿...

  • 观心庐医话 |医易之异

    文 |观心居士 最近无暇顾及医学方面。今偶然在网络上看到有位河间金栋医生在破斥“医易相通”之说,我深以为赞。 中国...

  • 观心庐医话——祛病要则(一):火虚禁忌

    观心自如2018-09-18 15:41 火虚人最常见的病型有: ①腹胀、不消化、屁多 ② 大便溏稀不成型 ③ 腹...

  • 盲派交运歌

    金绝木衰火怕死,土怕养来水怕长,水病火死不久长. 金怕临官木怕衰,土走沐浴必成灾,火到长生无得救,水流绝地不回来....

  • 观心庐医话 | 药法从心

    文 | 观心居士 有问《伤寒》不同于《内经》,此话何解 ? 答:《内经》代表医理。《伤寒》代表方法。从方法入手,并...

  • 观心庐医话: 血气要义(一)

    文/ 观心居士 人通身血气之根决,在于阴阳。若血不足,一定是先由阴阳的衰变所造成;若气不足,也一定是先由阴阳的衰变...

  • 《观心庐医话》: 济肺真义

    文 | 观心居士 人的左肺,真阴主之。 人的右肺,真水主之。 人身真火若壮、大阳若充,则真阴得运。真阴生真水,真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心庐医话 | 火衰土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jy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