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一本世界文学名著,其实好像是吃了一块小蛋糕——不是巨著,小小一本,很轻松就翻完了。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听吴伯凡说起富兰克林如何练习写作,觉得很感兴趣,就翻出来看。
富兰克林的父亲本来打算把他培养成蜡烛制造匠,继承家业,但由于富兰克林从小就喜欢看书,他的父亲就决定让他去从事了印刷业。正是因为从事了印刷业,富兰克林有机会读了大量的书,并且后来开始尝试着写诗,写散文。而写散文是缘于当地一些读书人喜欢相互辩论,因为当下没办法很好的阐述自己的观念,富兰克林和他的朋友们就开始把自己的论点写成信寄给对方,这些信被他的父亲看到,给了他一些评论,建议他提升自己的逻辑措辞等。接着他又看到一本非常感兴趣的书,他反复的读,并通过归纳要旨,自己复述,再和原文比较,找出不足,修正,再改写,比如把故事改写成诗,再改写成散文,再和原文对比,再做改进。这个反反复复的写作方式,锻炼了富兰克林的写作能力。后来他又从《回忆苏格拉底》学习到了用提问质疑的方式辩论,而不是生硬的反驳和正面论证。这又强大了他的辩论能力。后期他所获得的很多荣誉都得益于这两个能力。
可能我是带着重点去看这本书的,所以对这部分内容为记忆尤其深刻。当然,后期富兰克林给自己培养美德的经验,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书的后半部基本是在还原美国初建的一些故事,平铺直叙的方式对比当今世界上的美国,还是挺有意思的,每一个新的建设、法律法规和制定等其实都是针对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修路,消防队的初建等,都觉得建设初期的美国其实和建设一个村庄没什么区别。
后话,因为看这本书,顺便还去翻了回忆苏格拉底。完全两种不一样的文风,看着还挺穿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