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幸福是什么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问过自己是不是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小时候我们深信,童话里公主和王子打败女巫从此生活在一起就是幸福,我们觉得如果自己可以变成奥特曼打败了怪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就是幸福。但随着时光流逝,慢慢成长,我们的人生总是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幸福好像变成了一个伪命题。于是越来越多人也开始不相信幸福,也有许多人总是拿幸福打趣,比如让我数钱数到手抽筋就是幸福,周末能睡到自然醒就是幸福,不用上班就是幸福等等。但这真的就是幸福吗?很少有人会真的从骨子里认同这样我就能幸福了吧。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幸福是个伪命题,好像幸福一直离我们很遥远,也许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到底幸福是什么。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种体会,还是一个具体可感知的事物,还是获得某种成就?本周的课程我们将会通过学习幸福,进而了解获得幸福的途径。最幸福的距离也许从来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远。
2、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在探讨什么是幸福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我们为什么要变得幸福。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比较幸福的。即使是在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的人群或是身体有残疾的人群中,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也是幸福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做——正向情感偏移。为什么会这样呢?总不能大家没事都在“傻乐”吧。最近有一个观点认为,幸福感很可能是进化带来的结果,跟所有的情绪一样,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必备技能。幸福的人会有以下几个优势:1、幸福的人更健康,更长寿。2、幸福的人往往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人们总是偏向于跟积极向上的人相处。3、同等条件的财富外貌下,性格好的人结婚的可能性更高,生育后代的机会也就更多。所以,对“正向情感偏移”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幸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把我们从过去的非洲大草原带到了现代社会,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偏幸福那一类人的后代。而这种能力,一部分来自基因遗传,一部分取决于环境,还有一部分可以通过习得行为获得,也就是通过学习来获得。
3、负面偏好心理看到前面说世界上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幸福的,肯定有人会紧张,大家都是幸福的,为什么我总觉得过得很不开心呢?我是不是落后了很多人?别紧张,继续往下看。因为人还有一种心理机制,叫负面偏好。在《战胜挫折》中,谈到认知偏差的时候我们还提到过一个认知偏差,叫规避损失,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负面偏好。什么意思的呢?它就是说,比起我们得到的东西,我们总是更在意失去了什么。比如你赚到100块钱可能只高兴一两个小时,但如果丢了100块钱却会难过一整天。所以当你开心的日子,可能更容易出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自己没什么感知,但是一旦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就会让你特别耿耿于怀,所以我们总是觉得神经大条的人看起来都会比较开心。我们俗语里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也是这个道理,坏的消息往往更容易占据我们的注意力,这一点在道德评价上尤其明显。许多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在做报到的时候,往往更喜欢报到负面新闻,所以明星出轨的报导总是多于夫妻恩爱和谐。2016年王宝强婚变事件,简直成了媒体的狂欢,当时恰好赶上奥运期间,但王宝强一个人的媒体热度竟然可以与奥运会并列。很多人指责这是媒体沦丧,若真要深究原因,还要“归罪”于人类这种负面偏好的心理机制。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机制这么不好,怎么也会像幸福一样遗传下来呢?因为它在我们的生存中很有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危机四伏,环境艰苦,除了吃人的猛兽,还要防止其他部落的袭击、灾荒、疾病,这都是影响生存和繁衍的大事。比如如果人没有注意到长在东边树上的果实,那可以在西边找到其他食物,但是如果没有注意到东边草丛里埋伏着的饿虎,恐怕就没有机会去西边寻找食物了。所以,负面偏好其实是进化赋予我们祖先一件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的祖先可以有效地生存繁衍。但这并不等于负面偏好有利于我们的幸福。过多地注意坏消息,会让我们焦虑、愤怒、沮丧、绝望,这些都是幸福的敌人。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更是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放大了我们的负面偏好。在我们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往往对人性的批判也多过于人性的赞美。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事实上也许人生未必有这么不如意,只是这种负面偏好放大了不如意的感受。
4、培养积极心态我们人类就是一个如此分裂的个体。我们既有着追求幸福的能力,同时又会把负面信息放大,让自己感到焦虑不安,以此来躲避危险。那如果想要幸福,是不是只要活得神经大条一点,凡事都不计较就好了呢?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说过“事情没有好坏,都是人的思想在作祟。”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他写的书《象与骑象人》中,把这些不能被我们的意识所察觉,却总是影响我们的认识、情绪、直觉等一系列心理机制比作是大象,它不受我们的意志掌控,而我们的理性思维则是想要控制大象的骑象人。所以想要消除负面偏好的影响,就要调动自己的认知,主动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建立良好的心态。很多人认为,做人乐观一点,凡事看开一点,多想想好的方面,这就叫积极心态。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想法有一个缺陷,就是很多问题不是靠有积极的心态就能解决的。举个例子:一个人年纪轻轻就得了癌症,还是晚期,能生存下来的概率很小。这个时候我们能劝人说,看开一点,多往积极的方面想一想么?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位妇女总是被家暴,你能跟她说你要对生活积极一点,总有一天他会变好的吗?这种盲目乐观的说法的误区在于幸福并不等于开心这种积极情绪,作者认为,积极情绪只是对外界短暂的反应。令我们快乐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吃一顿美味的大餐,买到自己看中的衣服,这些事情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却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中提到健康模型和疾病模型。疾病模型是指当我们生病了,于是就想我生病了,需要去看病。而健康模型这是指,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会想到我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免疫力不够,因为我缺少锻炼,所以等病好了,我要加强锻炼。这种健康模型的思维就是典型的积极心态的体现。它的意义在于,我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做好准备,哪怕最后真的会生病,我也要比别人更快痊愈。所以要获得幸福,我们不仅仅要摆脱生活中的不如意,更应该想办法让自己从智力、情感、心理、人际关系、人格全面发展。
积极心态还提示我们,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那么你总是想着我有什么不足,我要怎么做才能改善这些不足,就更容易让你关注到自己的缺点,反而会固化这种缺点。如果你总是想着我学习能力比较差,所以学东西效果总是很不好,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降低自己的主动性,进而影响自己的学习效果。相反的我们应该多考虑自己有什么长处,并且思考如何发扬自己的长处。一个人如果比较优柔寡断,那么往往他思考问题也会比较周全,那么多练习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可能他做的决断就会比做事冲动的人更合理。一个冲动的人往往也对生活也更有热情,如果把这种热情放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往往他的学习效率也会高于其他人。当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关注自己的长处上来,自尊心水平也会获得相应的提高,自我效能感也会加强。
5、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办法在看待自我的时候,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长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一样需要有积极心态,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问题本身。美国风险投资专家哈里•埃德尔森曾经遇到了一位女士向他诉苦,她说她虽然有工作,但是没有存款,她的婚姻状况也不是很好,跟丈夫总是无法好好沟通,加上遇到一些别的不顺,她觉得自己活得特别痛苦,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埃德尔森就给她出了一个主意,他让这个女士把所有的问题都列成一个清单,然后在每个问题后面写一个或多个解决办法并照着去做。女士照着去做了,后来她告诉埃德尔森,这个主意很不错,她现在活得挺快乐的。以此类推,如果你参加比赛输了,就专注于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如果跟伴侣之间出现了矛盾,不要忙指责谁对谁错,要想为什么会出现矛盾,学习伴侣之间如何沟通;如果工作总是得不到晋升,就要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解人才市场的行情。当我们脑子总是在思考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负面偏好机制会进一步放大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更加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而当我们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反而会忘记目前遇到的情况是多么的窘迫。幸福的人应该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都能从中得到启示,特别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可以积极面对而不是抱怨生活。积极学习,主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我们离幸福更近一点。
6、小结
1、幸福是一种能力,人会有幸福感是进化遗传的结果。幸福的人往往更健康,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结婚和生育后代的可能性也更大。除了遗传之外,幸福也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2、我们常常感到不幸福是受到了负面偏好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科技的进步进一步放大了这种负面偏好,让我们感觉到这个世界总是很混乱,人们总是不幸的占多数。3、要拥有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并发扬自己的长处。让自己从智力、情感、心理、人际关系、人格全面提高。4、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不要光顾着抱怨生活,要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办法,主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网络上的各种新闻非常重要。生活中有哪些新闻是你关注最多的新闻,分析一下它对你的心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