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作者: 阅南三 | 来源:发表于2017-05-12 20:50 被阅读13次

即使岁月无情,历史总会记得“我们仨"

1

生活往往不必用过多复杂的词藻来形容,这是我读到的,也是杨绛先生诉说的,文中的一字一句质朴无华,却回味悠长,其实简单来说我是读不懂围城,但我们仨是不必解释的。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于92岁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描述了一家三口的那些快乐而艰难的、爱与痛的日子。他们仨共同渡过的悲怆而又温暖的一生,紧紧相依,不离不弃,共同诠释着,家庭是人生中最好的庇护。

2

这本书无疑是本极其温柔的枕边书,无论从何处开始翻阅,必会让人内心平静,它不会让你有过多的思索,只静静地等待你去品读,如果一气呵成也只会觉得,这书,好温馨,却忍不住调整呼吸。

在第一部分中,杨先生以一贯的慧心、独特的手法,用梦境表达一家三口在最后那段时光中的相依为命的情感,第二部分里,丈夫、女儿,先后病重去世,我只说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描绘了夫妇留学时光,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去世,这个家庭的日常故事。

3

我们仨单纯、与世无争,只求相聚相守,不正是家人应当有的态度吗?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

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的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家人在我们身旁,往往我们会忽视,我们会追求不切实际的他人的梦幻,以求他人回眸一顾的高看,也不会给家人最多的宽容。因为我们知道它会一直在。我仅仅想说的是,家是最重要的,家人是最重要的。

以前我只会想和家人在一起,“我们仨"更确定我要同家人一起,渡过艰难岁月。

4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我算不清。但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

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愿做此人,唯此心而已。

丁酉年四月十七

晚安

相关文章

  • 《我们仨》读后感

    相亲相爱的我们仨,血脉相连的我们仨,无法分割的我们仨。 我们仨经历了人世间诸多苦难,最终却没换来诸多幸...

  • 2017.04.27“最美不过绛书恋”

    《我们仨》 1.①我们俩老了 ②我们仨失散了(思女儿,思丈夫) ③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回忆“我们”仨) 2.我们仨...

  • 我们仨

    我们仨 这个我们仨不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不过呢、也是家人、尊敬我杨先生、 我一直想写关于我们仨的所有小事件、每...

  • 我们仨

    我们仨不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们仨是地地道道的三秦汉子,是妥妥的画乡人。我们仨都是农村孩子,有着相似的童年,却...

  • 生活中的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 仨念“sa”。 仨汉字拆分左边“个”,右边“三”。 我们仨:三个不同人,又是统一的整体。 《我们仨》是...

  • 我们仨  第二部

    第二部 我们仨是谁 我们仨是谁?我们仨暂时还算不上一个集体,并非如杨绛先生笔下彼此之间都亲密无比的《我们仨》,但于...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

  • 2018-04-03

    我们仨!!!

  • 彩云易散琉璃脆——读杨绛《我们仨》

    我们仨

  • 我们仨:(一)招财记

    我们仨:(一)招财记 我们仨:(二)叫你名字你敢答应吗? 我们仨:(三)爱吃嘴的家伙们 民间有个说法:多抱小孩(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st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