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只要用心教育
未作子女幼师友,独立难免心相离

未作子女幼师友,独立难免心相离

作者: 晴雨天 | 来源:发表于2016-08-26 17:39 被阅读46次

    女儿八岁了,越来越精灵古怪,和妈妈发生言语冲突甚至肢体冲突的几率也越来越高了。老婆气呼呼的吼我,“都是你惯的!一点都不听话!越来越会顶嘴了!一堆拗理!”;谁让你教她“每个人都有自主的权利,即使是爸爸妈妈的意见,也有拒绝的权利?!”

    女儿是第一个娃,没有经过“父母”学堂培训,我们就直接走马上任。到底如何教育孩子,没有经验和答案。没做过父母,但我们有做孩子的经验,换位思考探索!夫妻双方沟通达成共识,不能直接照搬父母一代的方法,要探索不同的道路。在上海包玉刚国际学校交流时的老师有段话印象深刻,“无论怎样的教育方式,本质都是让孩子持续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应用和创新,健康成长和成才。” 父母角色是领路人和护航人,而非一直都是子女的掌舵人。子女一天天成长,能力一天天增加,自由范围一天天扩大,父母权威一天天淡化,影响一天天削弱,甚至丧失殆尽——孩子长大独立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否成为了他们的良师益友?如果不是,他们独立后,还会是朋友吗?


    我的老家在农村,从小父母就忙于生计而奔波劳碌,小学时,很多时候都是哥哥和我两个人搞定日常生活。父母经常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偶尔我们兄弟也会被迁怒到。或许是生活压力,情绪宣泄的一种途径?在家里,“有理在于声高”,直来直去,谁也不委屈自己,有情绪就释放;感觉父母和邻居或者外人交往,反而相对温柔迂回,似乎家人无所谓,外人面前要面子。这样的情况下,兄弟俩和父母的直接沟通交流很少,有事情也不敢请教,多数都是瞒着家长。还会因为这种欺瞒,产生更多的误会,招致责骂。我从13岁初中开始住校,和父母的接触变少。开始时喜欢放假就赶回家,但多次听家庭争吵,使得越来越不想回家,宁可在学校多停留,暑假也找学习培训班学习回避。直至今日,在家里的时间屈指可数,和父母的沟通交流更有限,枉论成为朋友。哥哥在家里,也形成了难以听进别人意见的处事风格。偶尔和父母沟通到这个事情,他们觉得很诧异,争吵两句很正常啊,有什么大不了的,哪家都一样!看别人家,打骂打滚的都有呢!

    只是在子女的世界里,这不是想要的生活。甚至致使个人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认为生命本身就是这样子的话,有什么意思,进而引发思想危机,看了尼采文集反思才化解。如今成家立业,理解父母为生计劳碌之不易,但也已经回不到过去。幼时未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和通道,独立后难免缺乏调频。源于亲情和感恩的互动交流尚可,但难以彼此敞开心扉,如朋友知己般无话不谈。老婆的家庭情况类似,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基于家庭环境影响,逆向思维,我们一致认为,家庭争吵、暴力会恶化孩子的成长环境,必须规避。结婚至今,夫妻间偶有争执,均可控制;只是如今,源于孩子教育、习惯、学习等各方面产生的差异和冲突开始上升。老婆反对过于顺其自然,不温不火,“孩子都被宠坏了”。忙碌的工作之余,偶尔在家,都能看到母女纷争,一不小心说两句,还要中枪,“你不管孩子,我管的时候就闭嘴”。确实,夫妻意见差异,会被孩子利用。只是,仔细反思,不在孩子前面驳面子,单独的时候还是要好好沟通。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今天,有多少是从父母的行为中模仿来的呢?从哪些方面改善呢?

    情绪管理:任何差异或冲突,能否好好说,不发脾气呢?想一想,和同事、和外面的朋友或者伙伴,有点问题就发火,可能吗?任何情况下,情绪爆发都无助于问题解决

    期望调整:“我好好说总是不听”......我们期望太高,总希望孩子听一遍就牢记在心,雷厉风行,执行到位。如果真的这样,那就不是孩子了。调整期望,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慢慢开花结果。

    规则优化: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孩子没有规矩,很大程度是没有规则。逐步建立简单家庭规则,引导孩子理解规则,应用规则,未来或许可能具备创新规则的能力。


    今天,父母可以在子女高度依赖期,强制手段使得孩子服从;明天,孩子也习惯于强制手段解决遇到的冲突或者阻碍;有效的沟通模式和通道难以建立,很难在亲情之外培养和建立友情;当孩子成长独立的那一天,和孩子心相离,无话可谈。

    和子女成为朋友,为了心相近,多一点耐心,有话好好说,好吗?黑白之间是彩虹,一定会有办法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作子女幼师友,独立难免心相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sz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