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仙居恩施
土家人的生死观

土家人的生死观

作者: 陶语 | 来源:发表于2020-12-16 13:34 被阅读0次
    网络图片

    土家人世世代代在恩施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长期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的过程中,造就了他们强悍、豪爽的性格,这种性格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

    1

    土家人认为,人是哭着来,应该笑着走。

    体现在丧事活动中,就是把老人的离世看成是“顺便路”,把葬礼当成喜事来办,葬礼现场热热闹闹的。

    在丧事活动中,庄严与喜庆相济。道士做法事,唱师唱丧鼓,显得很庄严;跳撒叶儿嗬(一种跳丧舞)、打连响、乐队奏乐、文艺节目表演,又显得很喜庆。

    总之,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把亡者在人世的最后一晚陪好;二是要让前来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玩得开心。

    2

    土家人对死亡看得很重,认为死比生更值得敬畏。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丧事活动中,视亡者为大。无论是晚辈还是平辈前来吊唁,都要对着亡者的遗体行磕头礼(在我的老家是如此)。

    二是对亡者的埋葬很讲究。

    解放前,曾保留有悬棺葬的习俗。就是将亡者的棺材置于崖穴之间,认为这样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国,而且更易于归附于神仙天国。

    悬棺葬这一习俗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两千多年历史了,与史前土家族祖先岩居的生活习惯有关。

    那时,土家人大多生活于高山险恶的僻壤之处,与外界近似隔绝,他们把高山的险峰或者是洞穴作为神灵的居所或者通天之路加以顶礼膜拜。

    在利川谋道鱼木寨一带,还曾保留有“人鬼同屋”的埋葬习俗,称之为碑屋。碑屋的墓碑直接修在堂屋正壁,与房屋的墙壁合为一体,坟冢上面有梁有柱,以青瓦覆盖。

    家人吃饭的时候,就会给墓碑前盛上一份,俨然亡者还存活着一样。遇上节日或是祭祀的日子,盛上的饭菜就更加丰盛了。

    解放后,这些旧的习俗就消失了。

    3

    土家人把死亡到来的那一天看成是“百年归世”的日子,到了五十岁,就要开始为这一天的到来开始做准备了。

    比如,置办棺材,购买寿衣。有的还选好墓地,打好墓碑(也称“生基碑”)。

    仿佛只有把身后的事准备妥当了,余下的日子才活得踏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土家人的生死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tp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