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格律诗对仗例谈

格律诗对仗例谈

作者: 党战虎 | 来源:发表于2019-12-15 12:33 被阅读0次

律诗共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是常态。

对仗也叫对偶,是汉语的特点(字形和声调)和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所决定的。诗中用对偶,远溯到《诗经》,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因为不是尽力拼凑,所以还不是很严格。魏晋以后,特别是随着骈体文的流行,对偶越来越成熟。到唐朝,随着格律诗的定型,对偶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律诗中的对仗,与其他对联有很大的不同。根据律诗的对仗情况,词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王力《诗词格律》):

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等。

同类词相对仗,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算数目;颜色自成一类;方位(东西南北等)自成一类。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如鸳鸯对鹦鹉,逶迤对磅礴,踌躇对踊跃等。专有名词只能与专有名词相对。名词还可以细分,如: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用、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

格律诗中对仗的分类:

①工对

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如果是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的虽然不是同一小类的,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也是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也算工对,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②宽对

工对固然显得整齐,但是约束也大,所以诗人一般不会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精神,所以只要词性相对也可以。如天文也可以对时令,地理也可以对宫室,颜色也可以对方位等(这也可以叫邻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路对堂,地理对宫室,山川对琴瑟,地理对器用。

律诗中宽对最多。

③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用乙义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有的借形,有的借音。

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

(节,本诗意义是节操,但是借用节气之义来与年相对。)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

(乌孙这里是国名,借乌鸦义和子孙义与凤女相对。)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寻常,这里是平常的意思,借八尺为寻、两寻为常的意思,来与七十数字相对。)

以上为借形的。

借音的常见于颜色,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东郭沧江合,

西山白雪高。

翠黛不须留五马,

皇恩只许住三年。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也有借读音的其他意思的: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诗

(杨与羊同音,借来与鸡相对;第与弟同音,借来与儿相对。)

④流水对

对仗一般上下句各有独立的意思,但是有的对仗一句话分两句说,上下句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出来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当君白首同归日,

是我青山独往时。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其他如自对、错综对、扇面对、无情对等律诗中所用不多,不再介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律诗对仗例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vk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