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端平入洛起风云
第四节 洛阳败
再说宋军推进洛阳的第二梯队一万五千人,由杨义率领,七月二十九日抵达洛阳之东三十里的龙门镇,眼看洛阳近在咫尺,杨义等宋军认为,从淮东行军到开封,从开封再到洛阳,一路平安无事,因此警惕性全无,沿途担心思虑的无非是粮食,粮食!哪里会想到敌军?
一万五千宋军在龙门镇安营扎寨,伙夫埋锅做饭,其他军卒懒懒散散的歇息。突然间,附近的山顶上顷刻树立起了一把红伞和一把黄伞。
宋军诧异万分之时,蒙古埋伏的骑兵从四面深草丛中疾驰而出,在其主将刘亨安的带领下,冲杀宋军。
杨义率领的第二梯队宋兵以弓弩手为主,猝不及防的攻击中根本来不及列阵防备,刘亨安横槊冲突于宋军中,如入无人之境,致使宋军全军大溃。大部分人被挤入洛水溺死,只有主将杨义和少部分侦查兵逃出虎口。龙门一战,第二梯队等于全军覆没!
当晚,有逃出的宋军奔驰洛阳,报告徐敏子道:“杨义一军,被蒙古军大阵冲散,如今,蒙古兵已经占据黄河北岸了!”
第二梯队覆没的消息很快传遍驻守洛阳的第一梯队,本来空着肚子的宋军第一梯队,沮丧不已,士气更加低落。
八月一日,蒙古军前锋逼至洛阳城下,洛阳城里的宋军断粮两天了,靠杀马为食。徐敏子和众将召开军事会议,谈论去留。其实也无需多商量,摆在面前的境况一目了然,但凡有点军事常事的人,都知道如何选择!洛阳城大,宋军人少,最主要的还缺粮,突围是唯一途径。徐敏子欲就蒙古大军尚未完全集结,主动出击打开缺口。
徐敏子指挥宋军一面袭击蒙古军前锋,掩护宋军主力行动,一面自己率军渡过洛河,背水列阵。当天,蒙古军率先发起攻势,多次冲击宋军阵营。宋军作战顽强,始终保持阵型,屡次击退蒙古军,双方胜负相当。
八月二日,蒙古军以步兵执盾牌推进,宋军及时应变,将阵势分为三部分接战,战至中午,杀敌四百余人,夺得盾牌三百多面,再次击退蒙古军的攻势。可见,徐敏子的军事素养不一般。可惜的是,大部分宋军饿了几天肚子,战斗力能持续多久?
形势如此不妙,当务之急是尽快冲出包围,有人建议向东突围,范用吉的一位部将道:“如果向东面,正逢蒙古主力,将死无葬身之地。不如向南突围到登封山,从均州、许州走蔡州、息州,或许可以逃脱虎口!”
战况紧急,容不得徐敏子多想,于是率宋军向南方突围。蒙军知道宋军突围后,以骑兵射手在后面追杀。宋军的绝大多数是步兵,死伤十之八九,宋军战将几乎全部战死。徐敏子自己右腿中流箭,几乎堕马,后来马也被流箭射死,徐敏子徒步从小道逃走。沿途收拾溃兵,仅有三百多人。吃了八九天野菜树根,狼狈逃回光州(河南潢川)境内。
再说徐敏子的催粮官戴应龙,从洛阳到开封催粮后,又快马加鞭返回洛阳,走到半路,碰到杨义败兵,才知道洛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故,马上又折返回开封,向留守在开封的赵葵、全子才汇报。
此时,开封城内的赵葵、全子才也为粮食发愁,京湖战区总司令史嵩之不配合,军粮供应不上,虽然收复的疆土广大,城池也多,可是都是空城、空地,无兵可征、无粮可集,处境相当艰难。但是自己的部下在水深火热之中,统帅不拿出点姿态也说不过去,于是,赵葵和全子才当着众将的面唱起了双簧。
两人相互道:“事情如此危机,我们不出兵不行了!”
赵葵、全子才各自的参谋长赵楷、刘子澄不知是圈套,连忙出言阻止说,我军无粮,开封和洛阳距离较远,此时援救,不是羊入虎口么?徒劳无益,危险万分,去不得!
两位高参的话,正中赵葵、全子才下怀,当即表示,既然不能援救,又无粮草,那就整理行装,班师回朝吧!
可是撤退的消息,只有部队高层知道,当天下午,传令整军,第二天一早便出发,撤退得如此匆忙,他们甚至来不及跟手下士兵们交代清楚,所以士兵们都还以为是去增援洛阳,结果前面的旌旗出了城东门之后,才发现是率军撤退,顿时人心大乱。宋军在撤军途中极无纪律,致使后军溃散,全部辎重遗弃在了中原。
一场热热闹闹的收复“三京”之戏,不到两个月,就如此狼狈不堪地收场了!真是“辛辛苦苦几十天,一夜回到解放前。”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佐料:《宋史全文》卷三十二记载,史弥远死后,赵昀立即召见了赵范、赵葵兄弟,委以腹心,希望他为自己脸上争点光,没料到直接打脸。我们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对话。
赵昀对赵范道:“爱卿是儒英(饱学儒林)之子,却能领军作战,为国出力,朕很高兴见到你!”又道:“你父子兄弟都有大功,朕牢记在心!你要更加为国事操劳,不负朕期望!”
第二天,赵昀又召见赵葵问道:“金蒙交战,我们能否与蒙古和好?”
赵葵道:“自古和好,少有不背盟的。如今边事未强,军政未备,只得先和好。一年无警,则自家作两年功夫。自家强大,也就不怕他背盟了。我到淮东,将极力为朝廷整修战备!”赵葵这番话,倒是说得头头是道,可惜不到一年,他自己先忘了。
赵昀由衷地道:“你规划得很好!朕相信你们兄弟,你们尽可放心为朕打理!”结果,赵氏兄弟打理成“端平入洛”大败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