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打造出脱颖而出的品牌

如何打造出脱颖而出的品牌

作者: Bee君 | 来源:发表于2015-04-11 23:30 被阅读632次

    本文是《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的一些文摘,有时间慢慢编辑补坑。

    我之所以会撰写本书,是因为我相信,如今大多数人所追寻的是一种更能与之产生共鸣的声音,一种更有意义的声音,一种能从心底里感受到的不同的震颤。这正是本书要探讨的:这是一本探寻追求差异化对一个企业有什么意义的书。

    因此我在这个处处雷同的世界开始探索不同。我要找出那些局外人,那些异类,还有那些提倡打破旧习的人——即拒绝遵循那些已经被人们熟练掌握的商业规则,去探寻更冒险的方法的玩家。他们喜欢即兴创作,喜欢实验,能创立新品牌,生产新产品,即使是那些对过多产品感到腻烦、精疲力竭的人,也能对这些品牌或产品产生非常强烈的、真实的共鸣。

    顺便提一下,我的小儿子去年也升入了二年级。不出所料,像他哥哥一样,没过多久他也将诗歌带回家背诵,也是每周背诵一首。于是,每天晚上我又开始尽职尽责地陪他一遍又一遍地背诵诗句,这场景真是似曾相识啊。

    但这次我并没有全心投入,因为经过这么多年,我开始觉得,一首能够背得滚瓜烂熟的诗歌,就是一首很容易背诵的诗歌,而毫不费力就能背下来的诗歌,人们往往会完全忽略其中的内涵

    大多数商业书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要让读者容易消化吸收。这些书籍的信息简化度已经达到了地铁路线图的水平。把多余的信息去除掉,从而营造出一种概念上的孤立,从功能上说是非常实用的。

    但是,减少信息量是要付出代价的。几年前,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信息呈现研究上的耶鲁大学教授爱德华·塔夫特(Edward Tufte)出版了一本专题著作,书名是《PPT的认知方式》(The Cognitive Style of PowerPoint)。这本书主要阐述了PPT这款风靡全球的信息呈现软件在信息认知领域的霸权地位。塔夫特指出,追求简单化所付出代价就是“过度简单化”。你甚至还要为这个代价付上一笔“附加税“,即过于迂腐的学究气。

    我记得在大学里我读过一本书,名字叫《别闹了,费曼先生》(Surely You're Joking,Mr,Feynman!),作者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从表面上看,它是一本有关费曼先生私人生活、教学和工作的逸闻趣事集,而且这些逸闻趣事又很杂乱无章。但当你慢慢读下去时,你不自觉地就能意识到这些逸闻趣事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读完之后,你会觉得它就是一本对科学界进行淋漓尽致的批判的书。

    费曼似乎很清楚,学者通常通过两种方法增进人们对事物的理解。第一种是类似PPT这样的方法,就是面对比较复杂的现象时,努力尝试把核心部分提取出来。第二种则相反,面对复杂现象时,不去剔除信息,而是依靠意外的信息源,寻找意外的细微差别,对复杂现象进行全新的阐释。费曼就是这样做的:把自己的研究主题织入日常生活这块宽大的“挂毯”中,增添了挂毯的华美感,改进了挂毯的质地和背景。我希望能够邀请到他,和他一起用餐。

    还有其他一些像费曼这样的学者,他们写的书影响了我的写作方式。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医生撰写过两本关于美国医疗和卫生保健系统的书,分别是《阿图医生第l季》(Complications)和《阿图医生第2季》(Better)。一这两本书就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既涉及专业层面,也涉及私人生活;一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另一本又充满激情。它们完全改变了我对医学的看法。约翰·斯蒂尔格(John Stilgoe)的著作《外面世界中的魔法》(Outside Lies Magic)则颠覆了我对现代建筑的看法。我在读研究生时,读了唐纳德·诺曼(Don Norman)撰写的一本颇有创意的书,名字叫做《设计心理学》(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这本书改变了我对科技和事物功能的看法。

    虽然这些著作横跨很多学科,但它们却有很多共同点:撰写这些书的学者对自己的学科没有做任何简化,并为各自的学科赋予了人性,把这些学科融入日常生活。他们与自己著作的关系就像美食家卡尔文‘特里林与美食的关系一样。也就是说,这些学者把自己的学科——无论是医学、建筑学或科技——看做一块大布料中的一部分。他们是这样的作者:以漫谈的方式叙述,但漫谈仅仅是直奔主题的一种方式。同时,他们成功地避免了迂腐的学究气。换句话说,他们完全可以接受“在同一时间,事情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这种论调。

    这些书的启发性在于,作者在对各自学科中的错误现象进行系统评述之后,并没有就此止步。我常常想,避免批评转化为冷嘲热讽的方法就是,让批评成为~个起点,而不是一个断句的标点符号。上面提到的这些作者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努力从不好的东西中寻找好的一面,找到之后,再对这些好的方面作出全新的阐释,然后赞美它们,鼓励人们去学习。如果把学问看做一种口头交谈,那么在我心里,这些书就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健谈者。他们敢于尝试不熟悉的方言,用一些出乎意料且具有煽动性的方法推动谈话向前进展。

    另外,每年我都会告诉学生,市场营销是组织内部唯一一种以联系人和商业为明确目的的活动。这里所说的人是真实的人。这些人的问题在于,他们看待世界的方法与商务人±的方法完全不同。他们不会用到项目符号,也不会用流程图和框架图构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人,真实的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更随性。他们都很有个性,不可预测。他们处于非常优美的无序状态。

    本书也是如此,它亲切自然,像生命体般自由发展,它独具一格,它甚至会稍显凌乱,但在我看来,这些并非缺陷。因为我的初衷并不是要做层层推论,而是要像人们东拉西扯一样,用一种不可预见的方式漫谈。商界和日常生活一样,有时候,最发人深省的见解有时反是无心之谈

    在此我不得不提到一位学生对我的课程的评论,这是迄今为止学生们对我的课程作出的最好评论:“您的课程和哈佛商学院其他老师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您的课程非常人性化。虽然名义上是商业课程,但其实是关于我们自己的课。”

    本书也是如此。从表面上看,它在讲述一些商界的道理,但其本质上就是一本关于我们自己的书

    竞争力是企业成功的核心,而竞争力又取决于企业与竞争对手保持差异的能力。俗话说,没有差异,就会灭亡。

    商家已经集体陷于一种特殊的竞争节奏中,好像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创造出更有意义的相互差别的产品。而这样的结果是,商家竞争得越激烈,他们之间的差异反而变得越小!

    可以把他们的崛起看做一种预兆,预示着一种环境的变化,预示着传统智慧马上就要被新的智慧取代。这意味着,仔细考察这些异类可以得到深刻的洞见。人们很容易忘记下面的事实:任何人都可以写作、绘画或者演奏乐器,但在历史上配得上更详尽诠释的艺术大师,往往是那些执意把文本、音乐和艺术向新的方向推进的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各个领域中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人物,往往是那些既熟悉行业规则,又明白这些规则急需打破的人。他们逼迫我们正视自己商业先入之见的弱点。

    不过,在大量类似的指南性手册旁边,还摆放着另一种旅游书籍,这类书籍的内容与那些手册相同,但记述方式却迥异。像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的《“小不列颠”札记》(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约翰?麦克菲(John McPhee)的《到乡下来》(Coming into the Country)、保罗?泰鲁(Paul Therous)的《直至世界尽头》(To the Ends of the Earth)等。在这些书里,读者读到的是作者在英国乡间游览时,或在喜马拉雅山跋涉时,或在树林里漫步时的深思与见闻。这类书籍几乎没有掺杂任何清晰的旅行建议,原因是那些卖弄学问的建议会破坏这类书籍所带来的独特阅读体验。这类书温和地提醒读者,不管走到哪里,重要的并不是你看到的景色,而是你欣赏景色的方法。

    在每天结束的时候,日记里所写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读日记的时候大脑里所思考的内容。

    作为一名成年人,这两方面我都体验过。每当听到一位评论家说某种酒“味道很吸引人,会使大脑兴奋”、“入口时有一种薄荷和绿桉树的味道”,或“有浓郁的洋槐蜂蜜和香草味”时,我总是感到困惑不已。同样,如果认真读完一篇2 000字的影评后还是不满足,就会让人非常沮丧。影评人好像陷入了撰写散文的乐趣中,完全忘记了回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不错,演员的表演确实很“卖力”,灯光的运用确实也很“大胆”,但这部电影到底好不好看?值得大家去看吗?

    统一的衡量体系面临这样的问题:衡量体系的地位越牢固,就越难出现离经叛道的人,或局外人,甚至是实验者。换句话说,任何一种竞争性标准都会引发群体竞争。这其中的相互作用类似于物理学中的“观察者效应”,只是人们在使用这样的衡量体系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衡量行为本身会影响到被衡量者的行为。

    就连消费者对这种行为也没有免疫力。如果你让沃尔沃车主提出一些改善该品牌的建议,他们就会告诉你,他们确实很赞成这个品牌重视安全性能,但最好还把汽车的外观设计得更性感一些。如果问奥迪车主同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则刚好相反。事实上,向消费者询问他们的需求这一行为本身就有问题。消费者不仅会要求一些他们还没有得到的东西,还会要求所有产品竞相保证提供的东西。这就是市场调查存在的众多问题之一。最终,沃尔沃汽车变得与奥迪车一样,而奥迪汽车也与沃尔沃汽车不分彼此。

    这就是追求差异化的代价,这也是追求卓越的代价,不管在什么领域都是如此。重视教学质量的大学没有必要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一位底线型网球高手没有必要拥有很高的击落地球技术。但消费者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如果你只是要找出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去做民意调查。做一点研究,调查一下人们的意见。但是,如果你要找一种独特的解决思路,那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让大家投票。

    一旦把差异书面记录下来,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人们在这种比较系统中会本能地着力于消除差异,而不是强化这些差异。在这方面,我和其他人一样都在犯错。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我接受过无数次评估,包括研究、教学等方面。在这些评估中,不管某一方面的反馈有多出色,如果总体评估是有缺陷的一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加以弥补,力图面面俱到。我想你一定会有改善自己品牌的“弱点”的冲动。同时,你可能根本不会想到做相反的事情——增强你的优势,拉开你与竞争者的距离。

    当然,在商业领域,企业对抗趋同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差异化。从理论上说,竞争越激烈,企业对差异化的诉求越强烈。但我认为事实恰好相反:企业越努力参与竞争,与其他企业的差异就越小;至少在消费者看来是这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本章提到的群体行为恰恰源自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眼中的至理名言,例如:了解竞争对手;学会聆听消费者等。而且,这些群体行为的特征恰好就是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眼中的最佳实践的要素,例如: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自满、反应及时等等。

    另外,这些管理者在确立和强化差异化时所依赖的工具——竞争标准、定位图、消费者意见调查等——也已经变成促进一致化的工具。这些工具促进了一致行为,而不是避免。整个商界都被他们自己所用的工具背叛。

    为了有趣一些,我们来想象一种超现实的情形。假设在某种产品类别内,有10家公司被迫在对对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摸索经营。具体来说,这10家公司必须在不知道自己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制定商业策略——销售何种产品、怎样创新、怎样定价、怎样宣传等等,那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我猜这10家公司制定的策略肯定大不相同。或者套用本章的说法,这10只“小鸟”必定会飞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可不是鼓励商家这么做。我提出这种超现实的假设的本意是激发想象,而非指导你去这么做。那么,请你再进一步想象一下,一旦这10只“小鸟”开始飞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我猜,有一只小鸟很快就会坠落,摔得粉身碎骨;另外有几只小鸟能正常飞行……但最重要的是,还有几只小鸟会飞到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出于同种原因,作为教师,我早就知道,给学生布置比较复杂的课外题时,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列出一系列衡量课题的标准,明确地告诉学生我对他们进行评估时所参照的因素。第二种方法是不告诉学生清晰的衡量标准和具体的评分参照因素,只让他们明白,我对他们的期望很高。

    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就完全能够预测他们的研究结果。到了期末,他们会交上来一批没有差错、传统保守的研究报告,没有太大差别,很好评分。但是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结果就完全不同了。当然,在开始时,我要花费很多时间回答学生们的疑问,为他们解答一些不确定的地方,因为我没有给他们列出清晰的参考标准。但到了期末,我就会有丰厚的收获。学生交上来的课题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虽然,有些课题研究常常不及格,但大多数都还不错……而且常常还会有几份做得特别好的研究,好得竟然出乎我的意料。

    回想那位小学老师对“智力”的解释,我明白她的回答之所以让我感到沮丧,是因为这些回答没有可操作性。我想变得聪明,但她的回答没有告诉我怎样做到。换句话说,我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个智商测试,外加一些提高智商的建议。我需要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找到一个努力方向。

    幸运的是,她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她深知,对于有些事情——尤其是人们渴望得到的理想化的东西,比如智慧、才能、成就,或者美貌等,我们往往使用一些具体的、可度量的,且大家都赞成的定义,以获得内心的安全感。

    如果把这些具体的东西都拿走,我们就会感到混乱。任何时候逼迫一个人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他都会有类似的感觉。但是,从长远看,这样做并不见得就是坏事,尤其当你的目的不是培养一群顺从的追随者,而是坚持自由多元的思维方式时。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拒绝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对“成就”的看法,拒绝用卷尺衡量学生的成果,从很多方面来看,你就是在耐心教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反抗。你同时也是在鼓励他们超越外界权威标准,独自思考“卓越”的含义。你还给了他们一张许可证,凭借它,学生们可能做出惊人的成就,超乎你的——甚至是他们自己的想象。

    即变化了的事物越多,保持不变的事物就越多。

    怀旧情结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它是一种向错误方向发展的乐观情绪。

    昨天还在感激的事物,今天就会理所当然地接受。

    幸福是一种幻觉,痛苦才是真实。

    第一种是“加法升级”。把一种产品(或一种“价值呈现”)看做一系列好处,产品营销员通常会强化这些好处来改善产品。有时,他们也会强化一种已经存在的产品好处。比如,增强清洁剂的去污能力,或延长产品的保修期。有时,他们会为同一种产品增添附加功能,比如向清洁剂里添加柔软剂,或者在保修期提供退款服务。不管怎样,企业采用加法升级方式的目的,就是无止境地投消费者所好。

    加法升级的例子随处可见,遍及你能想到的所有产品类别。以前,牙膏只有预防龋齿这一种功效,如今则具有清新口气、去除牙垢、美白牙齿等多重功效。以前,洗衣粉只有清洁衣物这一种功效,如今则可以消除静电、防止褪色、软化衣物。在所有案例中,产品的使用价值都越来越高。

    第二种是“乘法升级”。企业深谙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因此,他们不断推出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专门产品。可口可乐公司同时生产多种可乐:健怡可乐、樱桃可乐、无咖啡因低热量可乐以及柠檬味健怡可乐。商家的理念就是尽最大能力满足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各类产品供其挑选,每种产品除了具备核心功能外,还具备针对特定群体的额外功能。

    这两种产品升级相同的目标是让产品变得更好,不管是通过叠加的方式还是重新生产的方式。我喜欢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就是让他们选择一种已经成熟的产品,预测5年或10年后这种类别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他们的作业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就是“加法升级”和“乘法升级”。电脑的内存越来越大,存储量也越来越大,这属于加法升级;专为孩子和老人设计特殊电脑属于乘法升级;麦片的内外包装更容易拆开,这属于加法升级;专为幼儿和糖尿病患者推出特殊麦片属于乘法升级。

    正因为如此,能穿梭时空对商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把“加法升级”的过程拆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如下所示:

    1. 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一种新的实惠,其产品价值得到提升。

    2. 消费者感到很愉快。

    3. 企业的竞争对手竞相提供匹配的产品。

    4. 改进后的产品逐渐变成该类产品的行业标准。

    5. 消费者的满意度重新调整,也就是说,消费者以前对新产品还非常感激,但现在已经视之为理所当然。

    6. 消费预期提高,该类产品的最低标准抬高。

    7.重复步骤1。

    把上述过程看做故事的情节,那么它不仅会反复上演,还会在多个频道里播出:美国航空公司通过推出常飞旅客业务提升其价值;旅客们很愉快;竞争对手也竞相提供类似服务;常飞旅客业务计划变成航空业的标准。于是,整个航空业回到了原来的竞争状态,只是赌注越下越大——也就是说,行业竞争的成本提高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升级是一条昂贵的商品化路线——某种产品的价值标准越高,消费者越无心比对商品。一旦消费者意识到所有航空公司都可以提供常飞旅客业务,所有清洁剂都具备高效去污能力,所有公司都能提供良好的质保服务,他们就没有理由再去挑选对比了。

    而“乘法升级”的故事情节则稍有不同。几年前,瓶装水市场形势如下图所示:

    如今的瓶装水市场形势则异军突起:

    这就是商界版的有丝分裂——一个单细胞体不断分裂和繁殖。下图是几年前的便笺市场形势:

    如今的便笺市场如下图所示:

    无论何时,只要你看到这种异质性的同质化——大量产品和品牌在多个子市场中竞争,你看到的其实就是产品过度分化的过程。你会看到,企业把市场瓜分成越来越小的子市场,致力于覆盖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你还会看到,这种过度分化极有可能会发展到无意义的程度。你喜欢喝热量较低的优质黑啤,还是优质淡黑啤?你要买一双适合中等距离运动的跑鞋,还是一双适合短距离运动的低冲击力训练鞋呢?产品类别一旦发展到这个阶段,就会像魔法一样变出两个最糟糕的世界——可供选择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多;真正有意义的产品比例在下降。产品升级再次成为一条昂贵的商品化路线。

    现代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回答“我希望这个世界怎么看待我”这个问题。

    我们相信一种品牌能传达出其他品牌所传达不出的信息。

    在消费偏好这方面,我们未来的偏好可能会从当下的过度拥有表现出来。只有在面对大量的选择时,我们才会在这些选择被剥夺后感受到自由;只有对售后服务感到窒息时,我们才会在这些服务消失后产生感激的心情;只有当“多”变得司空见惯时,人们才能察觉“少”的可贵。

    “我不会担心自己是否都是百分百正确,就是这一点解放了我。如果我的目标是“永远正确”,那我对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什么贡献。相反,我会去努力寻找我能找到的最有趣的那2%,然后提出我的观点,而这种观点是其他人在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的。这其中的秘诀就是,要对其他人从来都不关注的事物保持兴趣。”

    我认为未来的创意品牌第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会提供一些寻觅的东西。

    第二个共同点就是它们能够“坚守一个大创意”。也就是说,它们与其他品牌的差异不止是一点点,而是差很多。

    第三个共同点是,它们都“非常人性化”换句话说,它们将是对人类精神的复杂性极度敏感的人创造出来的。

    差异化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来源于蜻蜓,观察,吸收和尊重的精神状态。更重的是,它还是一种承诺,一种要理解人们,让人们知道“是的,我们懂”的承诺。

    最近我一直在想,在生命中的某个时期,你会开始体会父母抚养你的整个过程。在这段时期,你看着年迈父母的眼睛,能够真实地感觉到“亲属钟摆”改变了方向,以一种你始料未及的力度朝你摆动回来。在这段时期,你开始意识到,作为子女,你不能再让他们照顾你了,而是要由你来照顾他们。我想,应该不会只有我一个人在经历这段时期时会感到痛苦。照顾小孩子是很容易的,因为你随时随地都能得到回报,而且也随时能品尝到付出所获得的成果。但在照顾老年人时,你就要依靠内心深处的记忆去支撑自己。     更麻烦的是,这种责任转换几乎没有给你留下从容适应的时间。你不可能轻松地进入新角色,而是被迫接受。这种剧变引起的情感变化可能会使你的内心烦躁不安。

    所以,如果偶然看到哪个子女在这个时期来临后,仍然以一种未被岁月冲淡的激情接受这种转变,你一定会很激动。当我看到这样的场面时,我对子女和父母都会怀有一种敬仰之心。敬仰这些子女,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内心深处优雅流畅地勾画出生命之轮的最后一段弧线;敬仰这些父母,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为儿女们创造了美好的回忆,而这些回忆正是支撑儿女们的宝贵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打造出脱颖而出的品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at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