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尝天下山珍海味,对美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要达到这层境界,充足的见识与阅历是必不可缺的。
好在苏轼作为“一门三学士”的苏家长子,从小与小伙伴们玩着“对句(诗词创作接龙)”长大,该见的世面、该学的知识,他一项也没落。这也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基础。
6岁那年,他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
这天,私塾里的刘巨老师正在教小朋友们吟诗作赋。
只听一声轻咳,刘老师念出了自己创作的范文《鹭鸶诗》:
“渔人忽惊奇,雪片逐风斜。”
寥寥数字,描绘出了一幅冬江雪景图。正当他得意于自己的文采时,只见人群中有个小脑袋瓜子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刘老师问其何故。
“老师啊老师,依我看,你这诗写的很不错,可惜漫天的雪花没有归宿,不好。如果能将后半句改成‘雪片落蒹葭’,使雪花与芦苇交相呼应,效果更佳。”
刘老师听了,仔细看清这小孩的样子,伸手指着他叫道:“你姓苏是吧?你爸苏洵我认得,我当不了你老师。”
可苏轼小朋友非但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更加勤奋地向老师请教。又一日,他见几位老师正聚在一起观看欧阳修、范仲淹等大贤的著作,便凑上前问:“这都是些什么人写的呀?”
老师们挥挥手,对他说:“这不是小孩子能看的书。”谁知小苏轼却理直气壮地挺直了身板:
“如果这是天人写的,那我不看也罢,但如果是平凡人写的,我为什么不能知道?”
几位老师为这小朋友的学习主动性感到啧啧称奇,遂给他讲解了当朝几位文豪的故事。追随着这些偶像的背影,苏轼从小博览群书,不到20岁便与弟弟苏辙一起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程。
作为首次从四川入京的乡巴佬,苏家父子三人不出意外地遭到了本地人的嘲笑。当号称过目不忘的益州知州张方平从苏洵处得知苏轼又在看第二遍《汉书》时,他大言不惭道:
“但凡是书,看一遍就行。为什么要看第二遍?”
苏洵连连称是,可毛头小子苏轼却没有被对方的权威吓倒。他不以为然:
“看两遍怎么了?我还要看第三遍呢,每遍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事实证明,苏轼的坚持己见收到了显著成效:那年科考,他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一举夺得了北宋科考史上的最高分,成为了全民偶像。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阅卷人梅尧臣看了苏轼的这篇文章,觉得牛逼极了,但其中有个“皋(gāo)陶杀人”的典故,他自己却并不知道来历。
为了不露怯,梅尧臣还是给了此文高分。后来他专门问起苏轼这典故是从何而来,谁想苏轼答曰:“何必知道出处!”
其实是他自己编的。
那年的主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也是苏轼从小崇拜大的人。在那个年代,如果一个考官录取了一个考生,就形成了老师与门生、终身不渝的关系。
于是,苏轼登门拜访了欧阳修,并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身为彼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的一字之褒贬都能决定一个人的荣辱成败。可纵使文学功底深厚至此,当他在拿到苏轼的信之后,却不禁说了一句:
“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
转过头,他又对儿子说:“三十年后,肯定没有人再谈论我了,因为大家都去谈论苏轼了。”
凭借着欧阳修的大力举荐,苏轼在22岁时便名声大噪。每当他有新作出炉,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弱冠之年,他已访遍了天下名士,也尝遍了天下美食。
朝堂之下,他最爱做的事,就是和朋友炫耀食谱。
有一次,他对友人说:“你可知什么才是最高境界的吃饭?”
友人说:“不知。”
苏轼道:“我告诉你。我给你列一个单子——
第一道菜:烂蒸同州羊羔肉。将杏仁茶和香菜搅拌后灌入羊羔的身体里再蒸,营养又美味;
第二道菜:蒸幼鹅。必须是幼鹅,大了的太肥腻;
第三道菜,鲙鱼。必须是号称‘海鸡肉’的上海松江鲙鱼,味道才鲜美;
吃完这桌烹调得法的海陆空全餐,还要喝茶除腻。
这茶须得是用那个芦山玉帘泉瀑布的水,冲泡福建曾坑斗品茶。茶叶是上贡的贡品,一两茶的售价约为一两黄金……
美味当前,一卷而尽。吃完后敞开衣服躺在石头上,露出不合时宜的大肚皮,吟诗一曲,岂不美哉、快哉?”
然而那时的苏轼还不知道,这般“吃遍天下名菜”的豪情壮举,还只不过是他作为一代名垂青史的“吃货”所经历的初级境界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