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的问题:
1.高三的男孩,周六日没时间安排,就是玩手机。
2.遇到困难喜欢逃避。比如感觉到自己努力了,付出了,就想要收获,收获没有,就呆在家里玩手机,逃避学习。
院长:是孩子自己的事不会安排的问题。
第一、你得允许孩子有消极懈怠的时候,人像陀螺一样,总得有喘气的时候。当孩子消极、退缩、想睡懒觉的时候,你得在个人情感上理解他,因为孩子内心是愿意努力的,只是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第二、给孩子做一个能实现的规划,得实事求是。
孩子在学习上有个想当然的心理,想当然的我不复习也能行,想当然的认为我复习了就应该由900名升到500名,而不是700名。为什么会想当然呢?
第一、(不专业)找一个专业的人来指导他,对他的学习和学科做一个统筹和规划,带动孩子去做规划,千万不要让孩子一个人闷着头努力奋斗,得有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做任何事都是这样。
第二、要有一个努力后成功的喜悦心,让孩子知道自己努力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弄清楚了,孩子就能看到希望,看到希望了,孩子就会去继续努力。
孩子是个典型的闷着头自己学的人,好了可开心,不好了可不开心,学得太孤独了,没人支持,就没有后续的力量。
院长:提醒大家一定要培养孩子求助的能力和找高人指点的能力,千万不要闷着头研究自己的事。
找高人指点不是说咱不行,而是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个老师指导一下,咱们会做得更好。越英明的皇帝,越喜欢问臣子意见,越有成就的人越喜欢向专业的人请教。
家长:星期天到家不打篮球,唯一放松的方式就是看手机,晚上看到12点左右,星期一早上不起床上学,在家呆一天,我们下班回家,看到孩子没有一点精神,连着好几周了,家长一到星期天就焦虑紧张了。
院长说:这个原因是孩子内心一些压抑的、不舒服的、不坚强的情绪没有排解出来,家长要提高跟孩子聊天的能力,让孩子说出来。
人有时候退缩时,会耗干自己的精力。大人有时也这样,事业不成功,工作压力大,情绪不好时,就喜欢熬夜,都快把自己熬死了,第二天早上起不来,没精力,不想上班,这就是因为内心淤积的东西,它没有疏通出来。家长需要提高跟孩子聊天沟通的能力。
你以前不接受孩子玩手机、周一不上学,现在接受了,并且还能温暖孩子,但是没有跟孩子做交流,所有的语言和行为都是在外围努力,孩子感受不到来自你精神、力量的支持。得跟孩子交流,同时找高人指点。
家长:感觉跟孩子沟而不通
院长:原因是:认识心时代时间比较晚,学习时间比较短。如一直没学车,刚学了车上路,就想开得跟老司机一样,那是不可能的。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对了,加以时日,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早学习了,咱不是就没这事了吗。
院长:孩子心里边是孤独的,不是抑郁。
院长:从你这种说话的方式,我就能感觉到孩子平常讨厌跟你沟通。因为你说话是平铺直敘,没有重点的,想到哪说到哪。
跟孩子沟通,家长的语言总量一定要少于孩子的语言总量,话不要太多,用嗯、啊等字词简单配合,让他多说。家长的语言量多了,孩子感觉的跟你聊没劲。
内心的孤独是需要多交流沟通的,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说。
家长不要太着急,慢慢来,接下来孩子还要上大学,考研,考公务员、谈恋爱、结婚,路还长着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