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林语堂于1937年旅美之后用英文写作并出版的,英文名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读完之后,我觉得《生活的艺术》更切题一些。有人称林语堂是“最会生活的男人”,从这本书来看,作者的确称得上是一“生活家”。
书的内容很散,从人的思想、观念、到宗教、意识、政治、教育,无所不谈,然而占据篇幅最多的却是生活中的种种“享受”。作者谈论了庄子的淡泊,陶渊明的闲适,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观山、玩儿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读者会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有待我们去“享受”的地方。 当然,我们不用照搬作者推崇的每一种做法和观念,但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提取一些作料,加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滋味儿一些。另外,这本书的读者也需要一些年龄和阅历作为底气才可,记得我在大学宿舍里翻看过这本书,当时正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我哪读得下这等“闲书”,如今再读,却觉得句句所言极是了。
作者是一个感性的、自由的、真诚的人,最厌恶一本正经的严肃以及机械的、整齐划一的各种思想和做法。这一点,从他所赞赏有加的古人可以看出来,比如庄子、陶渊明、苏东坡等。他的很多言论,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比如他认为教育和文化的目标是“发展智识上的鉴别力和良好的行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并且接下来用一大段辛辣讽刺的文字描述了学富五车却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关于宗教信仰,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他称自己是“异教徒”,并给出了解释,即“绝不是不信上帝的人”,而只是一个不去教会做礼拜的人而已。作者对于人生,对于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对于我们自己看待问题、看待人生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同意他的看法。我有时在想,我身边如果有作者这样一位朋友,我会很乐意跟他进行探讨的,因而也激发了我继续阅读他其他的作品的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