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1972年版本前苏联著名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六位主角,无畏却有点古板的32岁准尉瓦斯科夫,前排女兵是美丽勇敢的20岁军人之后热妮娅,后排是精干深情的军人家属唯一人母20岁班长丽达,纯情听话的农夫之女19岁丽莎。再后面是爱好文学诗歌女大学生索尼亚,另一位是孤儿出身最年幼的16岁嘉丽娅。
该片根据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准尉瓦斯科夫带领五位女战士在广袤的森林中进行激烈残酷的阻击战。
1男五女阻击16位德伞兵,战斗中五女兵全部牺牲,最后仅剩准尉一人捕获三名战俘,消灭13名德军。
丽莎接受报信的任务,但不幸陷入泥沼牺牲。
索尼娅为帮准尉拿烟袋被埋伏德军用匕首杀死。
嘉莉娅在战斗中精神崩溃,被德军射杀。
热尼亚为掩护受伤战友,孤身吸引敌人追击,壮烈牺牲。
丽达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为不拖累准尉,从容自杀。
惨胜原因:在兵力对比悬殊情况下,准尉利用地利指挥女兵提前设伏,女兵们装伐木工布下疑阵引德军绕路,后又在从林战中消耗敌人。
1972年,小说被导演斯·罗斯托茨基搬上银幕,并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影片获得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奥斯卡提名和全苏电影节大奖。
小说的作者瓦西里耶夫和导演罗斯托茨基都有参加过卫国战争经历。导演曾受重伤,是一位年轻的女护士救了他。这段经历始终影响着他,并且成了后来他导演拍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生活源泉。在拍戏时,特别是给扮演女兵的演员讲戏时,他常常不由自主地落泪。据瓦西里耶夫回忆,罗斯托茨基曾重复20次拍摄一个场面,每一次都是流着泪拍摄的。这是一部充满感情创作出来的影片。
第二图是2015年俄国重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相较于1972版什么改变都没有,连剧本似乎都是一样的,但对女兵经历回忆减少镜头,心理挖掘薄弱些。影响了后面女兵们在战斗中牺牲后造成的冲击度。
整部电影只是更新了跟技术有关的东西,画面变得漂亮和鲜艳了,战斗场面更有真实感。不过影片忠实于小说,忠于战争年代的真实。不过有评论说1972版女兵更漂亮,演技也更细腻。2015版准尉英俊显精明,少了老版中古板憨厚外表下的暴发力。
我主要看的是2015版,一是俄语发音,二是影片完整,老版的在网上一般是片断。
我先看电影后小说,而作品成功是先1969年小说发表后就广获好评,后拍成电影。
同名小说继承了肖洛霍夫《一个人的命运》所开创的从侧面描写战争的传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堪称前苏联战争题材文学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此前的战争题材文学作品多是表现大规模、大集团作战的战争史诗,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则着重关注到战争中的个体,关注个人的生命与情感。
小说中人物肖像刻画十分简炼。如描绘嘉莉娅瘦小的个儿,鼻子尖头两根麻绳似的小辫,胸部象男孩子似的平坦”。写热尼亚“修长的身材,金色的良发,雪白晶莹的皮肤。一双雅气的眼睛,绿莹莹的,圆的像小碟儿一样”,寥寥数笔,就将人物外貌特征勾勒出来了。
在表现人物心理时,作者采用了抒情的对话、客观叙事和人物内心独白等方式,当丽达受重伤后,准尉内疚地说: “我害了你们,将来有人质问我:你们这些男子汉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使她们饮弹而死呢?我怎么回答他们的质问呢?”丽达平静回答; “为什么要这样说?事情是明摆着的,战争嘛,我们是在保卫祖国。”这段对话是对小说主题的高度提炼。
小说夲身就如剧本般写作方式,和对女兵成长经历的描写,让读者更体会战争夺去5位花季生命的惋惜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也把准尉最后的复仇从情节和心理上都推向高潮。
小说描写生活中女兵的一些个性特点与青春骚动和战斗中的勇敢无畏形成的反差,准尉与女房东的关系,准尉与女兵们的关系演变,女兵之间的一些互动等都有真实生活气息。反映出女兵群体爱美热爱生活的却又能时刻准备赴死的特定时代的心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人民经受残酷惨烈的战火浩劫,他们一共损失了2700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向我们展不了这2700万人中的5个人的命运,从而也表现了苏联军事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和热爱。
二战苏德战场上,大量苏联女兵投身前线作战。以狙击手为例,世界25大著名狙击手中的惟一一名女性就是苏联的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她一共击毙了309名德军。不仅如此,这些女兵还从事突击工作。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一支由1000余名女性组成的女兵突击队在战争期间共击毙1.2万余名德军。如此战绩令人赞叹。由于贡献突出,有上万女兵获得了苏联英雄勋章。
这里黎明静悄悄是向那些为了祖国英勇战斗的女兵致敬的赞歌,小说和电影都是刻画这一主题的佳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