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入大班了,越来越多的家长会来问我“占老师,他们在教数学加减法吗?”“他们会分解吗?”...初次接大班,说实话,我没经验,但是幼儿园课程不是以游戏为主吗?幼儿园不是积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吗?幼儿园不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吗?至于数学加减法,分解等不应该是小学的内容吗?当然我不敢也还没有充足的底气回应家长,毕竟这只是我的一个很直白的感觉,但为什么,我也不能很具体的说明白。
于是我很幸运地读到了两本书《妈妈教的数学》《爸爸教的数学》。
爸爸教的数学 妈妈教的数学也终于在今天两本书看完,激动得在这儿写下自己的感想。
从认知心理学上来,5-6岁的幼儿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向抽象思维阶段过渡,而5+3=8这样的加减法是非常抽象的数字符号,大部分幼儿很难理解,那么这样的知识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那他们能理解什么?比如说,早上教室来5个小朋友,现在又来了3个小朋友,现在教室有几个小朋友呢?是的,他们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具象的事物上的。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家长为什么不顺着孩子的发展特点,跟着孩子的脚步呢,而要拔苗助长,赶着孩子跑?
当然很多家长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孩子不学,以后上小学跟不上。那么我从脑力发展和数学思维发展的角度来说一说。
首先,大脑的发育高峰期是0-6岁,到6岁的时候大脑基本已经发育到90%,而大脑的发育依靠神经元的连接和扩展。神经元如何连接,扩展呢?这就需要孩子的触觉学习,需要孩子去摸,去看,去感受,也就是说要在生活中学习,他去摸了冰箱的温度,然后知道这是冷的,和我们告诉孩子冰箱里是冷的。两者孩子的神经元的联结相差甚远。同样如此,我们告诉孩子2+3=5,与孩子自己操作2个苹果和3个苹果放在一起是几个苹果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前者孩子被动接受,或者依靠记忆力记住,后者通过实际操作,手的操作引发大脑的思考,大脑的神经元就会不断发展。
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也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本身数学就是将具体的问题普遍化、抽象化,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不断地操作感受,次数多了,量变就会产生质变,孩子就能慢慢从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而这个过程对于孩子的数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发展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而如果让孩子从小记忆加减法,缺乏思考。在同龄孩子中,或者在朋友同事面前的确会很有面子,在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孩子数学肯定也能考高分,那然后呢?随着知识的深入,孩子的理解能力跟不上,孩子原来的优越感一下一落千丈,这对孩子的心理又是一种打击啊,更别提对数学的兴趣和以后数学的发展了。
所以,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和孩子玩数学,跟着孩子的脚步走,让孩子在每个阶段都能享受到快乐和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