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现在很多公司的老板都不知道PPT(骗骗他)里头的厉害。事实上,好多出提案的乙方公司,什么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咨询公司,基本上都是用这样一套仪式化的、程序化的方式让你在不明就里当中乖乖就范。
冬:我有一个好朋友跟我说过一件事情,他说你看一个公司有没有前途,只需要参加一次他们公司的例会就知道了。如果这个公司的例会,各个高管上来都是做PPT,一上来还在给你讲战略、品牌、文化、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一堆的那种照片。没有数字,没有数字的变量,同比、环比,没有说这一个季度或者这一周的数字跟上一周的差异背后的动因在哪里。没有这种干货,只讲那一些东西的,基本上一看就是从各大公司里面跳槽过来的高管把持的公司。这种人要不然就是以前在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工作的,要不然就是大外企里面混岗位的,穿得也挺好看,说得也挺专业,PPT做得挺职业化的,反正真正要打仗的时候肯定是不能上的。
吴:马云把这种人叫“职场蝗虫”,他说你要真想干点事的公司一定要警惕这样一些职场蝗虫。为什么叫蝗虫呢?因为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就是在做PPT,无比炫、无比吸引人的,但是几乎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的那样一堆PPT。刚开始的时候,你被他的那种各种职业化的表现惊呆了,渐渐地你可能有点疑惑,到最后你发现这一切都只不过是面上混事的一种手段,你不要他了。他是有积累的,他在你这个公司干的就是PPT,所以几年下来他的PPT的技能又增加了,他可以接着去“骗骗他”。
冬:说起来呢,其实我们也不是反对PPT,因为PPT作为一个表现形式,既然已经流传于各大公司,肯定是有它的作用的,但是我后来发现它单独成为了一项技能。按道理说,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工作是干什么呢?第一,发现问题;第二,解决问题;第三,不断地优化流程之后让这个事情持续发展。说得更商业化一点,持续地、健康地产生利润。这是一个公司本来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由于工作流程的原因,出现了一大堆穿着阿玛尼西装,然后他们的所有的核心资产就是U盘里的那个PPT模板大全。
吴:你刚才说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技能的时候,我在想两个事,一个叫八股文,一个叫报菜名。你要把你的青春投进去好多年,才能写出他们认为合格而且是相当不错的八股文,但这种八股文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空无内容。所以五四时期讽刺八股文,说八股文就是一句话关键不在于它有没有内容,而在于你有话可说。“二郎者,老郎之子,大郎之弟,三郎之兄也。”你要是这个专业之外的人,听起来还真是文绉绉的,它能给人一种非常明显的职业化的感觉。你不长期地投入获得这种技能,你是不可能拿出一个真的让人觉得很不错的那么一篇八股文。
冬:我认为PPT变成是一种职场的技能,甚至变成是职场的主要技能,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当年外企流行的时候,因为它要汇报,汇报线要很清楚。其实一个大外企在中国赚不赚钱跟在当地的这些人没啥关系。当地人只要按照总部的游戏规则复制,它已经全部设计完了,然后汇报体系很清楚,让远方的老板觉得有安全感,这就行了。
第二个就是广告行业、咨询行业的普遍兴起,它要去提案。本来一个重要的事情两三句话就可以讲完的,但是你要让人家每个月给你二三十万年费,甚至说要把广告投放交给你,或者这个设计要交给你,你不能说拿着一张纸条过去就行了,装模作样地你也要写个500页PPT。
第三种PPT场景叫to VC。最近这几年,PE、VC横行,鱼龙混杂,想要干活的人不多,想要拿大钱的人挺多。很多to VC的人为了要拿钱,先要有一个创业的故事,然后有一些同行的竞争,然后有一些对自己团队的介绍。由于借假修真的事情偶有发生,大家也都相信了。如果你不会做PPT的话,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骗钱,所以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也开始努力把PPT做得很漂亮。
第四种场景就是现在各种发布会很多,各种的论坛、演讲,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演讲文化。(吴:10:3.5,超宽荧幕,那个上头就得有东西。)
这几种情形夹击之下,就导致了一种PPT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技能,而且形成了一种这样的人格。
吴:过去老北京的餐馆里头,有一种人,他本来是小二,跑堂的,但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涯当中,他练就了一个本事,就是报菜名。那个菜名报得之溜,他如果失业,立即可以去说相声的。据说戏剧学院有一种训练,就是你要拿着一个菜单,那上头全是菜名,但是你要读得热泪盈眶、声情并茂,能够感动所有的人。最后它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技能,跟小二的主要工作,在饭馆里头如何更好地去服务客户关系不大了,成了一道风景。
冬:你说念菜名念到声泪俱下,把顾客都听哭了,这也算是一种片段化的放大的异化。整个产业链它组织下来,任何一件事情它是一件事,后来随着每个人各司其职,就把这件事情局部放大,无限强化,就变成了一门艺术。
吴:我们曾经讲到过一个概念,叫“工作的舞蹈”。有些人在职场上,他不是工作,他实际上是在表演一种工作的舞蹈,比如说他特别爱加班、特别爱汇报,他总是表现出一种无比忙碌的样子。他的主要的心思用在让老板觉得他在忙,而不是如何忙出结果来、忙出真正的绩效来。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工作的舞蹈”。
冬:就跟以前我们看民族舞蹈,求偶的舞蹈,它也不是真正的求偶。
吴:让观众感受到那种求偶的气氛。
冬:我常常听到一些有经验的创业者朋友说,如果你招聘见一个人,上来给你把PPT做得特别好,你一定要充满某种的警惕性,因为这种人在职场里面一定是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个事情的。
吴:这叫非工作性努力。它跟工作没有特别大的关系,甚至没有实质性关系,他只是在表演一种拿手好戏,让你觉得他在工作上是一把好手。
达尔文当年看到孔雀的时候非常吃惊,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这么大个尾巴是不适合于生存的,这很颠覆他的认知。因为孔雀这事,让达尔文把他的理论又给进化了一步,原来这种生存竞争之外,还有一个性选择的竞争。一方面它要生存,另一方面它要获得更多的基因传播的机会,它要在异性面前尽可能地表现出它的优势,这叫营销系统。前面那个生存竞争叫创新系统,如何让自己更有战斗力、更有生产力。营销系统呢,这个游戏就是水涨船高嘛。专家的研究表明,这个孔雀的尾巴确实是一点一点地进化成那么大的。就跟人类买各种奢侈品、买车啊,这种斗富当中,越斗越大了。
冬:这个状况就跟现在PPT的比拼是一模一样的。
吴:演示PPT的时候,有一个核心的任务,这个核心的任务并不是为客户创造价值,首先是为他自己创造价值。而要给他自己创造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尽可能地剥夺对方的话语权。就是我说出来的时候,让你无言以对,让你根本没有质疑、提问、反驳的机会。这个方式用的最好的是《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两个骗子。在那个PPT演示的时候,他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就是让你不说话,你一开口就显得你很无知、很庸俗、很土气,你与这个行业已经格格不入了,他制造各种各样的暗示。
冬:在职场上做PPT变成了一种单独的技能,这种技能也许会让你的职业生涯最终留下一些资产,就是你U盘里面的PPT模板。这事吧,你只要打开云端,有无数的模板。不要让自己在这样的一个环节当中,因为异化而又强化又再度异化,忘记了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要解决问题。如果不是站在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这样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而只是像孔雀开屏那样show off,展现你的漂亮的尾巴和PPT的话,也许再过5年到10年,在职场上你的价值就会慢慢衰减。而那个时候,如果还想锻炼出职业能力的话,将会变得非常困难。千万不要被PPT的炫目以及同质的PPT的炫目而影响到。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或者是一个投资人,也要充分地警惕公司的大面积的“PPT选美比赛”,这样的情况的确非常危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