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励精图治乾淳治
第一节 说家事
“隆兴和议”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165年,赵眘将年号改为“乾道”,九年后,即公元1174年,再改年号为“淳熙”,“淳熙”年号共有十六年,在此后的二十五年间,宋金两国和平共处,而赵眘利用这段时间,励精图治,埋头苦干,取得了较大成绩。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行纸币(会子),轻徭薄赋。因此,赵眘在位的后二十五年,国内比较平稳,政治比较清明,百姓生活相对安康,史称“乾淳之治”。《宋史》称赵眘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这一节,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赵眘的家庭。本来皇帝无私事,但赵眘稍微有点特殊,他是并非赵构亲子,而是赵构养子。
赵眘的亲生父亲名赵子偁,按辈分是赵构的堂兄。公元1119年,赵子偁参加宗族“舍试”合格,任嘉兴府丞,后应召赴尚书省审察,改宣教郎,授直秘阁(公元990设置,以京朝官充任,掌秘阁事务),赐五品服。再迁朝奉郎、秘阁修撰,擢任处州(浙江丽水)知州,后赵子偁要求为“祠禄官”,得到朝廷批准。累官至左朝奉大夫,公元1143年秋退休。次年春,卒于秀州。
公元1162年六月,赵构加赠赵子偁为太师,中书令,追封为秀王,赵眘亲母张氏封为“王夫人”。为赵子偁的名分下了最后定论。赵眘继位后,尊赵子偁为皇伯,张氏为皇伯母,也就是说亲生父母变成了伯父伯母,我们现代人难理解,以前这事很正常。张氏于公元1167年辞世。
赵眘有一同胞兄弟,名赵伯圭,性格谦虚谨慎,从不以赵眘的哥哥自居,赵眘继位后,赵伯圭每次见赵眘,都恭敬地向赵眘行臣子之礼。有次赵眘问他小时候的趣事,赵伯圭推辞道:“臣老了,不记得了!”
赵眘本欲和家人轻松快活地聊聊天,再三问了几次,赵伯圭始终不回答,赵眘有些索然寡味,不由苦笑感慨道:“何必这样拘谨啊!”
赵眘任命赵伯圭知台州,后改知明州,在明州前后十几年,颇有政绩。后赵眘授其安德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赵眘退位后,光宗升他为少师,再进太保,封嗣秀王。公元1191年卒,追封崇王。
赵伯圭生有九子,宋末元初的书画家赵孟頫是他的曾孙。
赵眘有三位皇后。
第一位是郭皇后,开封人,直奉大夫郭直卿孙女,赵眘为普安郡王时纳郭氏,生赵愭、赵惇(即光宗)、赵恺、赵恪四人。公元1156年薨,享年三十一岁。赵眘受禅,追册郭氏为皇后,谥号为“恭怀”,后改为“成穆”。
郭氏有弟弟郭师禹、郭师元。赵眘虽然待郭家恩礼甚厚,可并不授予外戚实际官职,两人职务不过是承宣使而已。郭师元未建节先亡,赵眘在退位之前,才授予小舅子郭师禹为节度使,光宗继位,拜舅舅郭师禹为太保,封永宁郡王。
第二位是夏皇后,宜春人。夏氏初入宫,先在高宗吴皇后身边服侍,郭皇后病亡,吴皇后将夏氏赐予赵眘,封齐安郡夫人,赵眘受禅第二年,奉赵构之命,册立夏氏为皇后。公元1167年崩,谥号为“安恭”,后改为“成恭”!夏氏未生育。
夏皇后显贵后,父亲夏协已亡。夏氏好不容易找到了亲弟弟夏执中。后被授予奉国军节度使。当初,夏执中来临安时,携带贫寒时的妻子,夏氏一度派宫人转告夏执中,想让他休掉原配妻子,另娶贵族女子。然而夏执中不为所动,后来,夏氏亲自出面对夏执中说这事,夏执中以汉朝宋弘"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回应夏氏,夏氏亦无可奈何。
第三位是谢皇后,丹阳人(江苏南京)。谢氏少年时因父母早亡,被翟姓人家收养,所以改为翟姓。成年后选入宫中,也成为宋高宗吴皇后的侍女。后来,吴氏将她赐给赵昚,封咸阳郡夫人。赵眘受禅,谢氏进位“婉容”,第二年进贵妃。
夏皇后驾崩后,谢氏随赵眘到德寿宫拜见赵构,赵构提议立谢氏为皇后。赵眘和谢氏走后,赵构即派身边内侍张去为传旨,立贵妃为皇后,并恢复谢姓。
谢氏被册立皇后,其亲属十人受到封赏,弟弟谢渊被封为武翼郎。谢氏性情俭朴仁慈,衣服全由自己亲自洗涤。有的衣服穿了洗、洗了穿,竟能穿上几年。谢氏曾告诫弟弟谢渊道:“皇上崇尚谦恭俭朴,我也亲自洗衣,你应该时时谦逊,避免骄横奢侈。”
谢氏也未曾生育。公元1203年,谢氏崩,享年不详,谥号“成肃”。
佐料:关于赵子偁的死亡时间,《宋史.高宗本纪七》却和《宋史.列传第三.赵子偁传》记录不一样。《高宗本纪七》记载“(绍兴十三年,即公元1143年)九月丁巳,宗室子偁卒于秀州。”《孝宗本纪一》也记载“十三年九月,秀王殁于秀州。”
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0记载,绍兴十三年九月,赵子偁奉命以本官退休,可见此时赵子偁还活着。卷一五一又记载,绍兴十四年正月,南宋朝廷召集百官讨论为赵子偁服丧的制度,《宋史.高宗七》记载,“绍兴十四年正月戊寅,命普安郡王(赵眘)为之(赵)子偁解官持服”。
因此,赵子偁的死亡时间大概就在绍兴十四年正月。为此《宋史.列传第三.赵子偁传》卷二四四记载为“绍兴十三年秋致仕(退休),明年春,卒于秀州。”这条记录应该更为可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