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MOOC《皮肤与美容》第二讲笔记

MOOC《皮肤与美容》第二讲笔记

作者: 竹又 | 来源:发表于2020-01-31 17:30 被阅读0次

2.常见皮肤问题

2.1敏感肌&激素脸

出现两种以上可判断为敏感肌肤:

皮肤看起来较薄,容易发红可见红血丝;

皮肤常处于紧绷状态,干燥缺水;

易受刺激产生刺痛、烧灼、瘙痒感;

严重时会出现红斑、丘疹;

2.2面部皮炎

应尽快控制皮肤的炎症;缓解瘙痒,延缓和减轻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原则应避免刺激;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和治疗原发病为主。

方法:

光电手段:红蓝光、光子、射频;

药物及医学护肤品:他克莫司软膏外用钙调磷酸酶。

2.3大油皮

弊: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外观油腻发亮,毛孔粗大,容易沾附灰尘,不易清洁;容易患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疾病;

利:皮肤弹性好,衰老慢,对日光和外界刺激不敏感。

影响皮脂分泌的因素:

年龄,性别,温度,湿度,饮食,激素。

过多的糖和淀粉类食物促使皮脂分泌增加。

控油方法:

颗粒状矿物粉末吸取油脂:钛白粉,二氧化硅、硅藻土,高岭土,滑石粉;

抑制皮脂腺分泌:维A酸前体视黄醇和视黄醛外用、烟酰氨、绿茶、L-肉碱;

医美:肉毒素、光动力治疗(PDT)、光电治疗( 强脉冲光、点阵激光、射频)、果酸换肤。

Tips:

油性肌肤在控油的同时要注意保湿和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选用温和清洁力较强的洗面奶;

注意防晒,避免使用过于油腻的物理防晒剂;

去角质不宜过频(2-3周一次);

少食用辛辣刺激、油腻高糖的食物;

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充足的睡眠。

2.4红血丝

红血丝是皮肤浅层的毛细血管扩张。

影响红血丝的因素:

地理环境因素:紫外线,高原红;

物理因素:长期接受日光暴晒,风沙及冷热刺激等物理因素引起的血管损伤;

化学因素:不恰当的去角质,祛斑美白化学换肤等;

疾病因素:酒渣鼻、 激素依赖性皮炎、 放射性皮炎、 肝硬化、二尖辦狭窄及关闭不全、 肺心病、 甲亢等。

红血丝的应对措施:

日常护理:护肤要遵循温和清洁,舒缓保湿的原则,选用医学护肤品;修复皮肤屏障,洋甘菊,山金车花,常青藤,仙人掌,蘑菇葡聚糖;修复毛细血管,维生素K1,维生素A醇,金缕梅,七叶树,假叶树,葡萄籽中的葡萄多酚。

避免刺激: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饮酒;避免日晒,情绪波动和冷热环境激;避免滥用化妆品;

光电治疗:1.染料激光,2.强脉冲光(IPL),3.长脉宽Nd:YAG激光。

2.5瘢痕

伤在表皮,组织完全修复不留瘢痕;伤达真皮会形成瘢痕愈合。

瘢痕的分类:

颜色和质地:未成熟瘢痕(红色瘢痕)和成熟性瘢痕。

形态:萎缩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辨别:

家族中是否有瘢痕体质的人;肤色越深,形成瘢痕疙瘩的危险性就越高;身体是否有瘢痕是否自发或不清,是否发生在耳垂、躯干上部或三角肌部位是否呈蟹足状生长,是否伴有痒痛。

Tips:

瘢痕体质的人尽量不要外伤或手术,对于不得不做的,术后可采取局部封闭或放疗以减少瘢痕的形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MOOC《皮肤与美容》第二讲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og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