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的母亲节,也是512特大地震灾后的第十一个年头。
我看了“一条”推送的《死里逃生的37个四川人》,犹豫了一下,还是点进去看了并转发了朋友圈。
不得不说,这个推送,让我这段时间心里一直盘踞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了答案。
其实对于512的话题,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出现在我的写作话题里。
不知道为什么,时间越久,我就越不太愿意回想2008年的那一天。现在我明白了,很可能是我勇气不够,不敢回想。
那种散落在心里的难过,似乎再也无法打捞。偶尔回想起来,都觉得很沉重。
时间越长,那种感觉反而越难受。但似乎当时,我并没有现在这样的感觉。那时我还算年少,是一名文字记者。地震当天,职业的敏感性促使我第一时间写稿,发回报社。
后来我写的一组报道中,有一篇震后的深度报道,在2009年获得了一个国际新闻奖。
回想起来,可能是那场地震带给人的心理冲击太大了,能获奖,可能赢在选题重大上吧。
后来我还因这个奖受邀出国,那次算是我第一次去欧洲。
心里越久,反而越不愿意提及这一切。
成都虽然不是主震区,但地震来得还是太迅猛,强烈的震感,让我当时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这种危害后续会给人的持续心理冲击。
回想起来,当时自己还能集中精力在地震棚里写稿子,纯粹是无知和后知后觉给我的胆量。
我后来到过北川,才知道这一切有多可怕。加之生活中陆陆续续听到、看到很多悲伤的人和事,才真正理解到,灾难的可怕之处。
在这部名为《初三四班》的纪录片里,通过导演陆春桥的拍摄和讲述中,我渐渐看到了生命本来的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走的太快,其实忘记了很多。
这部片子本来应该在去年的512推出,对于特大地震灾害十周年来讲,应该是一个传播更佳的时间节点。
但精益求精的制片人,觉得第一版初剪的片子还需要进一步打磨,陆春桥失落了很久,最终接受了这部纪录片推迟一年和大家见面的事实。
如今从南广毕业,在上海一家电影公司工作的陆春桥,很大程度上是拍摄的一些和自己青春记忆紧密相关的片子。
而她,那时和自己的青春,一起处在痛苦和绝望曾最集中的地方。
02
十一年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北川中学轰然倒塌,数千名学生瞬间遇难。
初三(四)班37人,因在操场正上体育课,幸免于难。当时15岁的陆春桥,正是这个班级中的一员。
在简陋的土操场上,地震让操场上尘土飞扬什么也看不清楚,等到看清楚的时候,才发现,眼前的教学楼已经倒了。
死亡,就这样毫无征兆的降临,很多生活中熟悉的人,从此阴阳两界。
那一年陆春桥她们没有中考,这37个孩子全部直升入本校高中就读。
当时整个学校,大部分老师以及很多同学家里,都有亲人离世。很长时间,对当时的大家来说,学习已经不是什么主要的事。
能坚强的活下去,一点一点把悲伤从心里挤出来,都是需要消耗大量情绪的。
记录片中那个叫母志雪的女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原本在家里,只是照顾她和弟弟的母亲,开始自己出门摆小摊赚点钱,做为家用,养育她和弟弟。
坚强的母亲,几乎从来不在孩子们面前掉眼泪。
但是她依然看到母亲,在连续几年的除夕夜,去父亲的坟前哭泣。也只有伴着涛涛河水的时候,母亲才会放声哭泣。
擦干眼泪后,又像没事的人一样回家,接着照顾孩子。
母志雪自己本来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孩,父亲去世之后,却变得非常外向活泼。
后来她才说出变化的真相:“只有自己快乐一点,别人才不会想到自己没了父亲,不会开口问这些问题。”
我相信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伤痛的人,才会体会更深。
如今初三四班这群孩子,有的在北京读书继续深造,有的则早早的进入社会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但更多的人,则像母志雪这样,选择过普通人的生活,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如今已经为人妻、为人母的母志雪,原本像一个阳光的女汉子在职场上面带微笑的打拼,直到遇见自己的丈夫。
她突然觉得做一个温柔的妻子也挺好。只有在丈夫面前,她才会卸下自己所有的防备。所有的悲伤只会在丈夫面前表现,而这一切,外人无法觉察。
如果不是经历了特殊的事件,这群孩子今天的命运又是怎样?
要知道他们高中整整两年时间,都在活动板房里度过。
很多时候,地震带给他们长期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我们是很难体会的。
这一群孩子里面,在学业上特别出类拔萃的应该不多。但珍惜生命深爱家人,充满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能力则是满分。
纪录片中,还有一个男孩,家中只有一个母亲了。他决定留在北川新县城陪伴母亲。
“北川重建,我也有责任”,是这个男孩对生活的承诺。
曾经是班上最机灵的他,如今走街串巷的打着三份零工,谁知道每天固定时间出来卖凉面的年轻人,内心里曾揣着对外界的向往,可今天选择陪伴在家人身边,依然能享受到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幸福。
过普通人的生活,已经足够幸福。经历过伤痛的人,往往更容易看清生命的真相。
03
上周五,我参加了一个成都的国际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活动。
一位来自北大的教授,在演讲的最开始,就特别提出了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最重要的第一课,就是生命教育。
对于知识学习,应该是在生命教育实施之后完成的。想到北川这群孩子今天生活状态,我真的觉得,这个排序很科学。
在脆弱的生命随时可能面临意外而终结时,其他的东西,其实都没那么重要。
这位北大的教授,是全国青少年家庭心理辅导领域的权威。
她经手过太多因为学习成绩导致亲子关系紧张造成惨剧的案例,也经历过成绩优秀的孩子,突然毫无征兆的选择终结生命,最终父母才知道,孩子已经和抑郁症抗争了很久,最终精疲力尽。
更多的则是无知无畏,有些孩子连死亡意味着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觉得就像游戏里,这场挂了下一场就能满血复活。
她强调,通过调查发现,现在有这种思维的孩子,不是少数。
她指出,孩子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应该是学校,而学习生命教育,则是每一个家庭的第一要务。
如果能和渐渐懂事的孩子,一起讨论死亡,甚至可以鼓励孩子,提前思考死亡到来时,自己遗嘱的书写。进行了充分而有效地沟通,孩子能直接感受到死亡离生命并不遥远,生命极其珍贵。
在美国以及欧洲很多学校,中小学的生命教育课程都是必修课。写遗嘱,也是适龄孩子们要经历的一次生命体验。
这样的生命教育,在目前中国的教育环境下,更多则要依靠家庭来完成,但这也更加考量的父母的智慧。
父母亲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最好还是学神。但很多人最终发现,原来这样的孩子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可能大多数父母都忘记了,自己都是普通人。其实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对整个生命历程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并不简单。杜绝各种意外和灾害,才能小心翼翼中平安长大。
面对着不可复制的生命,我们为什么在来之不易的生命面前,不允许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智慧的父母,首先会要求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尊重孩子为前提,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竭尽全力的尽到父母的职责。
之后,则要学会放下期待,在内心里接纳孩子,未来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
毕竟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乐趣,生命的每一天,就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底色。
如果孩子活成了你期待的样子,那么祝贺你。如果孩子终究成为平凡世界中一个普通人,但他(她)成为了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同样祝贺你。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活成自己喜欢和接纳的样子,很重要。
千万别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悲伤的感叹:“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过生命。”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3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