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谜团中找出路:一个人像一个队伍

谜团中找出路:一个人像一个队伍

作者: 小学生王旋 | 来源:发表于2020-12-02 10:53 被阅读0次
一个人像一个队伍

最近经常听说到单位要崩溃、行业不景气的言论,大家找到了很多合理化的解释,小到老板性格缺陷,大到中国经济形势整体不行。这些解释有些看起来有理有据,铿锵有力,但大家也只是事后诸葛亮而已,处在当局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一团迷。这种低落气氛这几天里也影响了我,于是我陷入了沉思。我问了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如果单位崩溃行业还景气我该怎么办?如果单位崩溃行业也不景气我该怎么办?我的职业生涯还有哪些可能性?

如果单位崩溃行业还景气我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老板经营不善。本来还有第二种可能性——我们生产团队差劲的,可这几年我们做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规模最大、最难、最远、最赶的项目我们都做过了,和不同单位合作私下里得到的反馈也是不错的,所以团队技术实力不至于有多差,至少不会差到导致单位崩溃。如果是老板经营不善,换家单位换个老板就行了,不是行业还景气在嘛,换个地方做同样的工作去,说不定还能加薪呢。当然也有可能我换到其他公司以后待遇降低,那就是我的技术实力差劲所致。那时候也没得选择了,是骡子是马都得拖出去溜一溜了。

如果是老板经营不善,但单位情况也不至于非常差,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的话,作为老员工的我是有留着的权利的,那我是留还是去呢?我想我会去,我还年轻,需要在项目上锻炼。在清闲的单位里只能是温水煮青蛙,除非有另一种可能——我有空闲时间能让我拓宽我的职业范围,第二职业获得较高回报足以忽略单位薪水降低。这种情况我放在最后讨论。

如果单位崩溃行业也不景气我该怎么办?

其实现在很多人担心的事这种情况,现在随便和一个业内从业人员聊到本行业的事情,他们肯定都会有一大堆吐槽,说得最多的三种情况是:总承办单位截断了项目来源,设计地位降低了很多;大项目都在大单位手上,需要长时间出差集中办公;大单位招人门槛变高了,小单位啃大单位的骨头。从大趋势看,几轮大基建下来,需要建设的地方都是偏远地区和海外了,这较几年前是一个大的变化,紧收的日子恐怕会是常态了。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行业的发展,专业化智能化程度提高,设计周期缩短了,同样工作量需要的人员减少了。大趋势对从业人员来看是不利的。

但是,大基建怎么可能会停歇呢,道路设计使用寿命是15年,修修补补总是会有的,随着交通量变大,改扩建也是趋势,所以项目肯定还会有的,只是较以前变少了。这样两种情况分析以后,可以预见今后只有水平较高的从业人员会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其余打哈哈的选手都会被淘汰。至于薪资待遇,较前几年整体下浮也是大概率事件,本身也不是高技术行业,目前各种施工工艺都很成熟,设计只是一种程序而已。

如果我要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只有提高自己的技能,让自己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都再上一个台阶,还有专业证书也要苦苦考取。要想留在这个行业并且混得还不错,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当然能够留在这个行业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我的职业生涯还有哪些可能性?

我曾经有一个念头,我这辈子可能不会在需要大规模团队作战的领域取得什么成就,为什么这样讲呢?我发现那些做实体的老板,各方面能力比我优秀太多了,他们的学历及背后的资源、交际能力、专业能力、人文素养等等都强于我啊。以我现在的见识,接触处于红利期的行业的机会非常少,我能了解的行业,几乎都是充分竞争行业,如果我想脱颖而出,就得做得比他们好,好像又回到了读书时代——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排名。那我还能做什么?我可以做不需要太多人掌控的事,比如证券交易、专利研究、写书、小买卖、把某项兴趣发展光大等等。

中秋期间和朋友聊天,说起能做哪些副业的事,朋友回答说,他找了这么多年,以他的眼光来看,是没有什么好的副业的。他也补充到,每个行业都有人赚钱,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去做都能赚钱,别人赚钱可能是自身有一些你看不到的优势。这个朋友在国企上市公司做到较高职位后处于半退状态,最近这几年主要精力都放在股票上,选择做了我所说的一个人就能掌控的事情,一个人像一个队伍。

今年年初开始,一直在找下限有限,上限无限的事情,偶然机会阅读到了塔勒布的《反脆弱》,从他的书中了解到了期权(他自己从事过期权交易),一种金融衍生品。期权是花钱买入一个到期执行的权利,最大的损失是权利金,而收益是到期执行价与市价之间的价差,符合“下限有限,上限无限”的原则。当然,期权有很多玩法,很多专业术语,我也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我想把期权交易作为毕生的职业,国外金融市场有很多品类的期权,个股股票、ETF、外汇等都有,国内目前只有上证50ETF期权,我现在了解的是比特币的期权。

我非常同意收益=观点×工具这种说法,期权只是一种工具,在交易之前,还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而观点就来自于盘感了,这些盘感由各类投资书籍和长期看盘形成。这样分解下来后,我需要做的事情就变得多起来了——广泛阅读各类投资书籍、长时间看盘、频繁交易并时不时的总结。我可以把自己打造成比特币期权专家,这档事前景很好,我一个人也能做。

思考下来,得出的结论是,我花少量时间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培养上一个台阶,我暂时继续在本行业待着,我投入大量时间在期权的研究中,一个人像一个队伍,消灭所有敌人。

相关文章

  • 谜团中找出路:一个人像一个队伍

    最近经常听说到单位要崩溃、行业不景气的言论,大家找到了很多合理化的解释,小到老板性格缺陷,大到中国经济形势整体不行...

  • 一个人像一个队伍

    我看书有个特点,一定要八卦作者的生平经历。 刘瑜 1975年出生,本硕毕业于人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 2019-07-17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

    今天又读了几篇刘瑜写她在剑桥生活的文章,总体感觉有趣儿,又透了点儿炫耀的意味。炫耀她的聪明,她的与众不同,她的魅力...

  •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

    大二那年,因为学生会内部矛盾,文艺部的人突然都撂挑子不干了,临危受命,我一个局外人被团委老师意外地生塞进去扛起整个...

  •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

    己祥已经确定进藏的日期了,后天就走。紧锣密鼓的筹划了大半年,终于得偿所愿了。如果是我,可能还沉浸在去年徒步穿越腾格...

  •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

    听完陈数的朗读的这篇,很想读刘瑜的书。

  •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特别喜欢立夏的公众号,名字叫做“一个人像一支队伍”。一段时间之前,读过刘瑜老师的一篇文章,《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 V笔记复盘D24:时间管理特训营:第三阶段秩序期——打磨你的个人

    一、笔记内容 1. 什么才是整个系统的中心 &整个系统的中心:你?一个人像一个队伍! &你+外脑!外脑可以是什么:...

  • 一个谜团的解开

    闺蜜晴宸找我诉说,一直困扰在她心里的一个谜团,终于通过和孩子的交流解开了。 前几年曾听她念叨过她家孩子说自己杀过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谜团中找出路:一个人像一个队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rb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