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来自“区块链研习社精英群”的罗权章老师
国家收入来源
很多人认为国家该管管这,该管管那。而事实是国家不是企业,国家并没有利润来源,国家的钱要么印钞,要么征税。印钱导致你的钱不值钱了,征税导致你的钱变少。企业拿出14300元给员工,而员工只能拿到手7400元。很多员工以为强制社保是国家帮着你抢老板的钱,实际上是抢了你还忽悠了你。永远记得,不管是谁帮你决定你的钱怎么花,都不如你自己决定更好。
这就是为什么正确的经济学教你要走个人主义路线,别被国家这个集体影响
边际效用
主观价值论中:在不同人之间的评价、选择和行动中,是无法进行度量和比较的,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取舍来观察到。孰重孰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外人无从判断。
之前在说一个例子:同样是一万块钱,对马云的重要性跟我们普通人重要性是否一样。效用也是主观的,那就不存在同样的1万块钱对你很重要,对马云就不重要了。
比如水的重要性比砖石的大,可为什么砖石却比水贵呢,这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就很好解释,而且用在很多地方都很好解释。
个人VS集体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跟主观价值论就是让人更加自我,而不是受集体主义的毒害,懂得如何运用逻辑分析,以后你也会不受这些影响,会发现他们的无知,中国的教育就是把人训练成没有逻辑思维的机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人的追求与财富自由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追求最大的满足感,能力跟勇气都在每一次行动中得到体现,只是有大小之分而已,每一步都在思考,没有说等物质条件满足了才思考,没有或没能追逐一切是条件不够或者说成本不够
对于财富自由的问题只是个概念,每个个体想法是不同的,有没有钱,或能不能金钱上的财富自由跟努力真没多少关系,跟自己的认知层度,运气,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关系,努力在赚钱的作用方面最多只能提高获得好运的概率,仅此。
每个人要做的就是做对的选择和提高成功的概率。
经济学三个成本
经济学上有三个"成本"对自己的经济决策很重要,沉没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就是过去做了决策导致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边际成本,就是不会有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带来成本的大幅变动。机会成本就是你做了这个决策,就可能错过那个机会,在做决策前就要三思。
独立思维
分享的只是二手知识,学的是要锻炼自己有独立思考能力
如何专心读一本书
没有从小培养阅读习惯的人,很难对读书有兴趣或是耐心读书,还有就是觉得读完一本书很快就忘了读再多也没有意义了。
培养阅读的习惯很不容易,一种是用功利性阅读的方式倒逼自己,提出问题再到书里去找答案,但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很容易厌烦。还有一种就是一起共读的方式大家互相督促,但在集体里面容易整体方向错误,如果读书无用还不如不读,浪费时间谈谈情说说爱多好啊。
利用工具帮助自己养成习惯并达成目标是最好的方式,所以工具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会使用工具最少能达到事半功倍,我介绍两款工具,一个是专注力工具,一个是日常任务打卡工具。
1."潮汐"是一款培养自己专注力的工具,懂"番茄工作法"的同学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大概就是设定一个时间(正常是25分钟),规定自己在这段时间里不被其他事情影响,时间一到就休息5分钟,然后继续;用这种工具实际上就是督促自己执行计划,解除惰性。当然这个工具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比如睡眠,冥想。下载网站:https://tide.moreless.io/ 苹果跟安卓都支持。
2."小日常"是一款做日常任务打卡的工具,用这个工具给自己定日常任务,工具会按时提醒你完成任务,用任务的方式打卡,督促自己养成完成任务的习惯。可以从应用商店搜索下载,苹果跟安卓都支持。
简单介绍这两款工具,实际使用当中遇到问题,再交流,工具的作用还是需要"用起来"。
错误的劳动价值论
这个社会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价值观错误的人,就是教育一直灌输劳动价值论。把资本家当坏人,包括很多企业的领导也这么认为,所以如果还认为劳动价值论的赶紧学学经济学。这个社会90%几的人都认为劳动产生价值是对的,这是教育的结果,不怪任何人,但要看有没想改变的想法。
有一个词叫"预期",思维家预期投资的结果有价值,就会加大力度投资。人们预期劳动的结果有价值,才会劳动。所以是价值驱动劳动,而不是劳动产生价值。
社会不稳定因素是因为管制了资本家的预期行动,让资本家没有利益,没有利益就没人干,自然也不会带动生产,劳动力也就用不上,那就会导致更穷,自然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增加。
穷人闹革命不是因为富人不补贴穷人,而是老大哥与民争利,甚至断民财路,致使民众……孟德斯鸠的观点可以参考:富人不奢侈,穷人将饿死,这也是童大焕老师在《穷思维,富思维》里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