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感染率较高的致病细菌之 一,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不断从慢性胃炎患 者的胃部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这大大促进了 国内对该菌的研究与探索。
幽门螺杆菌是多种消化 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其感染与发病在慢性消化 性胃部疾病患者中较多见。
一般而言,人体的胃 壁组织可以有效保护胃部黏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防止因吞咽而进入的大量入侵的病原菌,而在胃黏 膜组织发现幽门螺杆菌后,其开始成为公认的能够 入侵胃壁的仅有的一种病原菌,并由此给患者带来 了各种干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与工作。
那么患有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就必须进行根治么?
这是一个令很多患者非常恐慌的问题。因为在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都是与幽门螺杆菌相关联。比如上消化道出血,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等。
那么很多患者就会出现谈hp色变的一个现象。
其实完全是没有必要的。那么幽门螺杆菌么其实是肠道菌群的一种,很多正常人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幽门螺杆菌。
那么对于导致了严重的胃炎胃溃疡等一系列疾病的情况,我们当然要选择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甲硝唑+克拉霉素)这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案。那么在患者的症状疾病已经治愈之后。我们可能仍然非常重视幽门螺杆菌。
在检查之后发现仍然存在少量幽门螺杆菌,但是此时一般医生是不建议继续治疗的。
为什么呢?
首先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耐药性很强的一种细菌,根治幽门螺杆菌在临床上非常困难。普通的三联疗法或者四联都无法百分百确保根治。
其次少量的幽门螺杆菌并不会对消化道造成影响。我们完全没必要过度恐慌。
另外过度治疗会加重我们的治疗成本,增加经济负担。并且过度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会造成机体耐药性的产生,不利于今后严重感染的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