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识李小龙

认识李小龙

作者: 俗世迷途小書僮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00:28 被阅读15次

    今天读了一本由后人整理的李小龙笔记的合集《生活的艺术家》,加深了我对李小龙的认识。准确来说,我一直只知道有位电影功夫明星叫李小龙,还有出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这句名句,他是很多名人的偶像,除此之外,我对他一无所知。严格来说,我根本不认识和了解李小龙。这本书让我从肤浅地认识李小龙过渡到从思想层面上去阅读以为时代巨人。李小龙不仅是武术家,电影明星,还是综合格斗之父,也在哲学上,特别是中国哲学,把功夫精髓升华至哲学的高度。
    虽然整理者倾向于李小龙受中式哲学的影响比较大,但在我看来,李小龙的内核可能是中式哲学所占的比例更高,但是他的表现形式还是颇受西方哲学的影响。李小龙在武术上主张的是整体性,追随着老庄思想无为的脚步,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在探求人生意义的方面,主张创造性地自我表达,这更像是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所主张。
    不过关于东西方哲学的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东方哲学更倾向于整体性,西方哲学更讲究个体的独立性,这让我有挺深刻的体会的。在日常生活中,身边全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包括我自己,很明显地感觉到身边的人很没边界感,常常越界,做一些冒犯他人的事情,但又毫无察觉的意思,一句“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利益为重”就足以凌驾在所有人之上。相反,西方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更注重隐私,时时刻刻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我有边界感的信号。原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早就体现在各自的哲学当中。可让我最值得吐槽的是,互联网兴起以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也渐渐成为年轻一代接受和推崇的理念。但由于纯西方哲学理念的冲击,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变得越来越怪异。在关于自身方面特别强调自我的独立性,但是在跟他人相处的时候又特别没有边界感,践踏别人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这是一种相当畸形的成长,就是时下所说的拥有双重标准的人,而且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双重标准的加害人,同时也是其受害人。公众号鼓吹的个人主义与现实社会的传统的集体主义也加深了冲突的形成。所以现代人活得比以前都要累,一方面想过上公众号所说的理想自由生活,另一方面对现实传统生活的献媚,活出一种无力感。所以大家都不断地自我拉扯,却也不想成为这个社会的loser。
    生于这个时代,意识到这个时代有它的局限是很重要,正如我们也要正视自我的局限性,才会去发展自我,探索自我各种可能性,成长为一个接近真理的的完整的人。
    一个有趣的发现,“我读得书少,你不要骗我”这句万年梗正是李小龙,但是荒谬的是,说这句话的人明明就是饱读诗书,而我们大多数人才是真的读得书少的人。
    以下是书中部分摘录:
    李小龙常说,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的原因并不在于我们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当我们面对人生中能考验生命勇气的重要境遇时,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作出回应
    李小龙所说的“生活艺术家”,是指一个个体的成长过程,即一个人通过运用自己的独立判断,成为一个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精神上完整的人。
    我的生活就是自我反省,一点点,一天天的自我剖析
    寻找人类的共同根基
    每一个冲突焦点,每一种外在的情感都既有破坏性,又分散精力。它打乱了人的自然节奏,降低人的整体效率,它比体力的损耗更让人筋疲力尽。摧毁人内部节奏的情绪有:仇恨、嫉妒、欲望、妒忌、自傲、虚妄、贪婪和恐惧。真实的观察,只有在放弃形式之后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表达自由,也只有在制度之外才能发生。
    如果心灵停留在任何一个方面,它就失去了流动性(灵活性)。
    艺术从来就不是一种装饰,而是一种启蒙。换句话说,艺术是自由发挥的技巧。
    禅宗的修炼在于寻求实现冥想和顿悟浑然一体的整体性,在所有行动中要做到将手段和目的,沉思与顿悟融为一体。
    成熟的过程并不是意味着成为概念化的俘虏。它是一个意识到内心自我世界的过程。
    技艺应该从属于心灵的训练,最终,它将把练功者带至更高的精神境界。
    批评和打击他人的气焰是容易的事,但是认识自己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
    活着意味着用创造性的方法自由表现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识李小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rn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