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再小的一件事情了,相信每一个人自己都有迟到的时候,也遇见过别人迟到。
关于迟到,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都是小事,对事情的发展基本没有影响;有人却认为,迟到无小事,迟到会关乎生活、工作的推进,是大节。
2008年,我刚毕业参加工作时,有一次经理开会,我因为临时接了一个电话,迟到了5分钟,当时经理批评我了,时隔多年,当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其中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守信从守时开始”。
我从毕业到现在工作十年有余,坦白讲,自己也迟到了多次,堵车、火车晚点、没赶上高铁/飞机,大多数是有缘由的。首先,我迟到的次数,应该可以数的清,其次,如果预估可能会迟到,我会提前沟通,将迟到的情况及时告知对方。
如何看待迟到,我的观点是,迟到是看起来小事,却是大节。
一、准时赴约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职业素养
人民大学教授,公共关系与礼仪专家金正昆曾提到,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所以,当跟他人确定了会面/会谈的时间,就一定要准时赴约,这是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
比如:如果我要参加一个会议,我一般会提前10分钟到会场,先安静下来,然后再认真准备参加会议/讨论。
如果我去面试,我恳请会提前半小时到达指定地点,确认地址信息是否有误差,查看周围环境,然后等待面试官的出现。
一次,我约一位参加面试的老师,按照约定时间,9:00开始面试,我8:50发了微信给对方,,未回复。大概9:15她来到办公室。紧接着就开始面试,最后我提了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面试迟到,她开了个玩笑,说对于迟到,可能也是让对方记住的一种方式吧。最终她没被录用,主要是条件不合适,当然,对于迟到,我会默认给她的面试减掉5分的。
二、准时赴约代表了一个人的诚信度
在正式的商业谈判中,如果一方迟到了,一方面是不尊重对方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迟到了,可能某一单业务可能就此搁浅。
2019年5月31日,巴菲特午餐以456.7888万美元(约合3153万人民币)成交,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中标者为波场首席执行官孙宇晨,孙宇晨于7月25日与巴菲特在旧金山硅谷共进午餐。
我在想,孙宇晨跟巴菲特的午餐,两位肯定都不会迟到。
三、准时赴约代表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会影响大局
在电视剧《外交风云》中,周恩来总理反复强调一句话,外交无小事。每一次发布的文件,周总理都会逐字、逐句批复、每一次跟其他领导人的会务,肯定会提前准备,准时赴约。在外交过程中,如果遇到迟到事件,那就是外交事故了,影响的可是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迟到,看起来小事,影响的可是大节。
作为我自己,坦白讲,我可能做不到今后再也不迟到,但是我要努力减少意外迟到的次数,杜绝非意外的迟到。
对于迟到,你怎么看呢?
北京龙观办公室 2020/10/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