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同同和数学的故事

同同和数学的故事

作者: 贾奕 | 来源:发表于2021-06-22 17:39 被阅读0次

同同从小数学就不咋地。但高二数学整整一年所有考试都是满分。她评价自己“对数学不喜欢,不擅长,尽责而已”。很多孩子对数学恐惧、没兴趣,也认为自己不擅长。这段经历给这些小朋友们参考。

小学是个数学小渣渣

同同小学时是一个认真的小朋友,慢条斯理、一丝不苟的做作业。在疾风劲草的学习大环境中,总觉得有点格格不入。她的数学成绩,怎么说呢,每到全市统考,全班20多个100分,也有她;但平时测验有时分数能低到十几二十分,简直不忍直视。

其实原因很简单,统考全是大纲以内的,她学的其实还不错,但平时测验,往往是超纲的,那些没学过的,她当然考不出来啊。

我们一直和她说,数学要花足够的时间。什么才叫足够?每周五天,每天两小时,真的学,研究题目,不是那种戏精式的表演“在学习”。

可是小学生作业真的是很多,她也需要看书、娱乐,所以时间没有花到位,数学当然不好了。

关于成绩好坏,我们给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给未来埋了一颗种子。后来才出现一个词“成长型思维”———把不成功归因为“可控因素”———比如功底没到位———而非天赋、运气之类。

不过,如果岁月能回头,我一定会在小学阶段为她寻找一个好的启蒙老师。低年级启蒙老师实在是太重要了,甚至能造就不同的大脑。

初中逆风爬坡:

初中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数学老师。在初一和初二我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数学上,从成绩上来看收效甚微。但数学老师和我说,初二是一个分水岭,要么高要么低,但同同还在努力的向上攀爬,这是非常可贵的,我也觉得非常可贵。

不过后来我知道了,她当时结交的学霸朋友热情地帮她写数学作业[惊讶]每周都写。小孩子们的鬼把戏真的是很多。我依然觉得他们很可爱。

一波三折的高中:

九年级同同去了瑞士读书,惊喜的发现当地数学浅很多。她享受了一年轻松领先的境遇。这一年对于她数学上恢复自信、稍做喘息很有价值(虽然有其他难关)。

到了十年级,开始学微积分,难度升了一个大台阶,同同猝不及防,次次不及格,而她的同学们都轻轻松松的衔接上了,让她非常诧异。

这个时候一切投机取巧的方式好像都不灵了。只有自己面对挑战。好在她又遇到一个非常好的数学老师。

同同还记得“数学花足够多的时间一定能学好”,不过现在需要更多时间了。她每天下午三四点放学,一直到晚上的十一点,七八个小时都用来做数学。一周5天如此安排,持续一年。

同同学的是IB课程,号称世界上最难的中学课程,但IB数学是有题库的。题库的每一题都做,理解透彻,并反复8-10次,直到熟练———把题目刻在脑子里。她用了半年时间从不及格追到及格,又用半年一分一分追上来,这个缓慢的过程中,分数难以直视,可是性格熠熠生辉啊。

这个过程中,我啥也没说,没有要求,没有批评,也没有帮过忙,主要是因为鞭长莫及。

我收到学校的成绩报告单,老师每门课给了诚恳的评语,数学老师评价她学业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敬业、专注、严格、高标准,精确的理解、灵活的运用”,让我感到意外和开心。我也挺感谢他们学校的,没给过压力,倒是给了一份坦然朴素的学术态度。

升入十一年级,同同第一场数学考试就是满分,之后一年,每次数学考试都是满分。

她考试之前就能预感到成绩:

如果认为题目做了一遍就认为复习的很好,一定能考好,那就一定考砸。

如果闭上眼睛都觉得题目在脑子里飞。认为没有一道题会逃出自己手心,打开卷子一看全是老熟人,又是老一套,那就是考满分。

所以数学考满分的秘诀就是把题库的所有题目刷熟。但是所谓刷题,并不是表演用功,而是真的理解透彻,准确熟练,这要花很大的功夫、很多的时间。

国内高中数学一样,回归基础,回归基础,回归基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除非打竞赛)。数学是最诚实的学科,全世界都会骗你,但数学不会——数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到了高三,同同的数学在6分-7分(满分)之间波动,我问为什么不再拿一年满分?她说花的时间太多了,还有其他的学科要应付(反正困难总是层出不穷的,就不在这儿说了)。

同同现在大学选的是社会学。有一门统计学,她告诉我班上不及格的人特别多。所以当年不逃避,直面数学,是非常值得的。

中学数学不需要天赋,但也有门槛

我心里也认为,中学数学考高分,不需要天赋和兴趣,只要把课内全部掌握透彻,有基本的学习方法就行。但绝大多数小朋友做不到。其实数学想逆袭,还有一些前提:

第一,心境平稳愉快。能坐得住、静得下心。

第二,坦然豁达,不计较分数。因为在漫长的努力中,分数会一直不好看。但你需要知道自己“究竟真的掌握了多少”。

第三,果断舍得。不要被琐碎的作业追着团团转,要豁得出去砸下时间精力,提升一门重要学科。

这三点才是对自己真正的门槛。

此外,还要创造一个好环境,一定要有好的老师和同伴,孤军奋战会不停的怀疑自己,最终难以为继。

我问过同同开心吗?她说分数就像金钱,千辛万苦挣来的,挺自豪,但中彩票才会兴奋。

我有很多学生数学逆袭,全都是这样的方式———“从自己研究例题开始”,那些心不在焉的补课,不但完全不能提升成绩,还能倒了胃口,吃伤了,恢复起来是很麻烦的。

如果青春年代,两次逆袭,足以铸就跨越逆境的人格特质。这几乎是一生中代价最小的塑造自我的机会。

所以呢,如果数学不好,现在有一个好机会,把“不喜欢、不擅长”的学科,尽责的学好,成就自己。加油等你做成的那一天,到教室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

相关文章

  • 同同和数学的故事

    同同从小数学就不咋地。但高二数学整整一年所有考试都是满分。她评价自己“对数学不喜欢,不擅长,尽责而已”。很多孩子对...

  • 数学故事——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

  • 我和刘同的故事

    在距高考还有8天的时候,我偷摸着利用午休时间看完了《谁的青春不迷茫》这部电影,而结果就是我边哭边笑地吵醒了正在午休...

  • 和,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同妈讲故事】小同同看牙医

    有一天,小同同的学校来了一群穿白大褂的医生,哦,他们是牙医,他们去到了每一个教室,叫小朋友排好队,给小朋友们检查他...

  • 初中数学,同底数幂乘法和除法提高题型,a的-p次幂公式汇总

    初中数学,同底数幂乘法和除法提高题型,a的-p次幂公式。考查知识:1、同底数幂乘法和除法公式的灵活使用;2、a的-...

  • 同同同……三同

    垂髻之时相伴读, 豆蔻年华同窗缘, 更喜三同入世乐, 共惜友情恒久远。

  • 同同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 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

  • 数学“同课异构”感受

    贾路平老师的课堂听课感受: 一.真情境的课堂 真情境,赶时髦,大问题也是最近几年试题命题的一个方向。 学校在教学上...

  • 初三面积类问题

    李老师讲数学第一讲,面积类问题. 面积常见的基本方法如下:(1) 公式法和割补法(2) 同(等)高或同(等)底和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同和数学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sm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