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碎片化阅读”的简单思考——兼答如花姐问
一.你觉得信息时代的阅读,和传统阅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先前,有学者认为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阅读相当于信息资源匮乏时代人获得精神成长的应对策略,而信息时代代表者一个信息充裕甚至是过载的时代。
前者讲究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讲究的是春种一粒粟,夏收万颗籽,讲究的是人勤地不懒,讲究的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后者则表现为“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表现为“读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后者更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 必齐之姜”的意味。
二,你怎么看待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本质上是信息时代人们精神成长的一种方式。正如仓央嘉措所说,你来或不来,我都在那里,不悲不喜。在一个信息充裕的时代,如何解决自己精神生命的生存与繁衍问题,所有人都绕不开碎片化阅读。
信息充裕的同时,人的时间资源变得稀缺起来,没有大块的时间用来阅读,没有办法琴棋书画诗酒茶,便只能依靠碎片化阅读来汲取精神生命“生存与繁衍”所必需的营养。
碎片化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我们在信息时代不得不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一切阅读都包含解构与建构两部分,碎片化阅读也是如此。
三,在有效利用时间的同时,怎么阅读,才能让“碎片”成高楼?
从两个方面谈:
1.老师的专业阅读
2.学生阅读
如何依凭“碎片”起高楼。仍然要回到阅读本身的解构与建构上。把碎片化阅读到的信息进一步打碎,变成自己精神生命能够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这个过程便是解构。同样的道理,将自己碎片化阅读来的内容,有意识的连缀成较大的用以解决问题的结构,便是建构。
曾国藩有一个心法,叫“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这是一种很好的活在当下的心态。教师的专业阅读为什么叫专业阅读,就是要在既往不恋、未来不迎的心态下做到“当下不杂”,专注于自己当前从事的领域,不断地凭借解构过的碎片化阅读而来的营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建构起一个坚实、可控,甚至是真实可感的城堡,做自己专业领域的君王。古人所讲的君子,大概就是这个意味。
关于学生阅读的问题,教育是面向未来的,面向未来不是要我们带孩子去迎接充满变数的未来,而是从过来人的经验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系统的足够应对未来的精神滋养。古人有“诗书传家”的说法,一个家族,一代又一代接续读好一部经典,凭借这部经典中的精神滋养来应对不可控的未来。今天,我们从过来人的角度将认为是精神滋养的经典安插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同样也是诗书传家。只不过是从学校的角度,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去传家而已。
我个人是十几岁才只言片语的接触到论语,三十多岁才发现在这片土地上,哪儿哪儿都有孔子,四十多岁时才发自内心的感觉到这个老头的伟大,感觉到《论语》这本书的经典。学校一二年级的孩子诵读《论语》,三四年级的孩子诵读《道德经》,五六年级的孩子诵读《弟子规》就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诗书传家的发心。我相信,这一代孩子,一定会更早,更深刻地感受《论语》这部经典的精神营养的。
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