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曰资源A1
关于碎片化阅读的思考

关于碎片化阅读的思考

作者: 易科比 | 来源:发表于2015-07-27 14:22 被阅读23102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碎片化阅读就像难以阻挡的浪潮般进入我们的生活。端坐书桌前看完一本书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地铁上、公交上、马路上,那一颗颗低下的头,以及眼睛紧盯的手机屏幕。

       长此以往地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很容易让我们变得只能接受碎片化的信息,就像从长篇的博客变成现在140字的微博一样,微博也能给你带来很多信息,但这些信息通常是孤立的、只说结论没有推理过程的。久而久之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会下降,因为大脑是用进废退的,思想观念也会变得片面而偏执,因为接受的信息都是零散而碎片化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难道我们就只能随着时代的浪潮、科技的发展,而不得不变成碎片化阅读的受害者吗?

       其实还是有方法的,要想避免成为碎片化阅读的受害者,我们要做的不是抛弃手机和电脑,捧起纸质书,这样做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下面介绍几点可执行的方法和建议:

       1.建立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遇到新的知识和观念,先不忙着mark收藏或分享到朋友圈,而是首先和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纳入自己的体系。否则即使强行记住之后也是孤立的信息,不能理解和内化便无法灵活运用。

       2.重点是有没有主动阅读、有没有独立思考、有没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而不是阅读的介质本身。换句话说,读一本书也可能是碎片化阅读,如果不加思考和内化的话;读一篇微博也可能不是碎片化阅读,假如它拓宽了你的视野、引发了你的深入思考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话。

       3.如何读书?传统的做法是拿到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其实这样就被书本身牵着鼻子走了。你应该回到问题的原点,就是看这本书之前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主动、创造性地去从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不应局限在一本书,可以在几本书之间展开“主题阅读”(详见《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你得到的,就不是“读完一本书了”的体验,而是你的问题寻找到了解决思路。

       4.输出,把阅读中得来的东西,内化之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可以是写一篇文章、讲给朋友听,output会带动input,因为要想把一件事讲清楚,你就需要把这件事本身理解透彻、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而且输出还有一个好处,用计算机的术语来说,就是原本储存在大脑相当于“内存”位置的信息,经过整理和加工转存到“硬盘”里了,这就能释放出内存中原本已占用的大量缓存,这些大脑内存空间可是相当宝贵的,从而让大脑能继续以高速状态运转、处理信息。

       P.S.这篇文章就是用碎片化时间写成的,因为刚刚看到的一篇文章——你是碎片化阅读的受害者吗?(作者Lachel),也算是对这篇文章中讲述的理念的一个实践——碎片化的原因不只是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更重要的在于你对待信息的态度和方法。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并加以实践,你就不会被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所裹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0ce002a04630:在这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时代,只要是有点志向的人都知道读点书充实自己,写点技能提升自己,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然而却鲜有人能坚持去完善自己,在我看来,什么方法都是扯淡,只有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东西,真正发现这些东西的用处。然而怎么才能让自己去行动呢,很简单,给自己一个不可抗拒的目标,你为了实现他,你就会调用身边一切可用资源,并且掌握这些资源(其中包括阅读,学习技能),使资源系统化,让你掌握的这些东西变成你实现目标的通道。
        易科比:确实,关注自己想实现的目标,知道自己想吃的是龙肉,而不是学“屠龙之术”:) @畅游人生
      • 清风悠然:谢谢建议,确实如此,需要建立良好的知识框架,然和去填充。
      • 清风悠然:谢谢建议,确实如此,需要建立良好的知识框架,然和去填充。
      • 49f1747d3351:不错,赞一个!
      • 易科比:@daorren 确实一开始没想到,只是写完第二天简书建议我给首页投稿,审核通过之后,很多朋友应该是从首页看到的吧。
      • 易科比:@MajinBoo 看完“壹心理”的那篇文章,有感而发。很高兴你能看到,并且留言评论,谢谢:)
      • daorren: @MajinBoo 点赞,竟然这么多人喜欢
      • 83166cc0fbda:搬的一手好砖
      • 易科比:@2fa0b9438fbd 确实,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也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但是对仍然想要深入阅读和思考的人,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个时代,深入思考仍然是值得的。
      • 易科比:@太空嬉猴 有道理,想起小时候可能是有ADD倾向,坐在桌前看书、写字对我而言是非常难受的,很难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所以对有ADD倾向的人来说,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时间的碎片化,对集中注意力去做事,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自控力》和《意志力》这两本书都不错,对认识到自控力或者说意志力本身很有帮助,也都基于一些科学研究成果。
      • 2fa0b9438fbd: @易科比 我们不能抵挡住碎片化阅读的这种潮流,其实这让本多本不阅读的人群多了途径。
      • 悠落:确实,读书需要吸收和消化才有意义
      • Kaff:@易科比 感谢回复,乐意交流。这就是碎片化生活带给我们的连接和涉猎,让我们能在此碰撞,也不全是没有思考的结果。言词不当之处处请多担待。
        易科比:确实,互联网带来的神奇的体验,虽未曾谋面,但却可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起交流:)用一句“俗语”吧:“阅读可以碎片化,但是生活不是”,很高兴认识你,不评论不相识嘛:) @Kaff
      • 梦兮笔叹:碎片化的不是阅读,是人们接受的态度。我以为不论读什么,怎样读,若能提供一条思考下去的路径或是引发讨论甚至争辩的火花就是好的阅读。思想是在思考和辩论中活起来的。
        易科比:确实如此,正如孔夫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结合起来,当是如何处理阅读学习和思考的关系。@6e3c8ad0ad23
      • 易科比:@camac 确实,现在不是缺乏信息,而是缺乏过滤杂乱信息的头脑。
      • 易科比:@太空嬉猴 我之前看《拖延心理学》时,觉得ADD非常符合我的情况,但是后来发觉给自己一个ADD的标签、认为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这件事本身,对自己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把曾经贴在自己身上的诸如OCD、ADD、拖延症等标签撕掉,正常去学习、工作,别让标签影响自己,或者成为偷懒的借口哦:)
        f8c4dbd58574:@易科比 也许是借口也许不是, 毕竟能认识到这一点, 如果有ADD就知道症结该如何解决, 如果没有也能从中认识到注意力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 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如果当初人人(包括那些精神科医生)都认为所谓的ADD是借口甚至是纯粹虚构出来的一个疾病的话, 也这类精神医疗方面的也不会有任何发展了.
      • 易科比:@苏微沫沫 是的,相信还有一种阅读——“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也是心里的桃花源,为之神往:)
      • 易科比:@2fa0b9438fbd 哈哈😄这条评论让我眼前一亮,确实,这多么像一个悖论,我在一个很适合碎片化阅读和传播的平台,写了一篇讨论碎片化阅读的文章,引发了很多朋友的讨论。不禁在想,互联网逐渐把人们连接起来之后,不知道会释放出什么?
      • 易科比:@大豆腐 赞一个“爱思考的人即使不在看书,脑子也在思考”,认知和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如能培养一个好的习惯,继而慢慢改变认知、成为爱思考的人,也是好的。
      • 淇w:打发时间的多
      • 3ba3c5fa625c:那杂志岂不是该倒闭
        易科比:有意思的问题,杂志是为了解决人们什么需要呢?@Libera
      • Kaff:不觉得碎片化阅读就是不好,时代不同阅读方式也会随着变化,碎片化的阅读极大开阔了大家的视野,而深度阅读,喜欢的人依然不会放弃。所以,文章说了这么多,其实是白说。
        易科比:大家能读到这篇文章,并且愿意评论一二,我已经很开心。碎片化阅读的事,可能再过一两代人的时间,会看得更清楚,许多人已经开始一出生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了,我们则是转型中的一代人。@Kaff
      • Demon的黑与白:这跟论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的生存之道大同小异,碎片化阅读是互联网的产物。这种现象因时代、技术革新而被逐渐显化,被重视。但个人觉得这问题,如同当年论快餐文化与经典文化的利与弊,快餐是大势,经典是小势,这取决于人对知识的认识与渴求程度,不用过分纠结两者的对与错,好好利用信息,把它内化到自己知识体系当中,因人而异。
        易科比:你提到的“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的生存之道”,挺感兴趣的,能说一下你的观点吗?@demon_sjh
      • 6356986eea87:一线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让我无太多的时间静静地连续完整地去看一部长篇,前一段时间我在反复看《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到一半,改时间上班,努力坚持看完,可断断续续,无法深入地思考,从中获益什么无明示,所以带着问题去阅读,坚持自己的观点,也许更好.
        易科比:《霍乱时期的爱情》是马尔克斯写的小说吧,我之前买了《百年孤独》,不过还没看(汗颜呐)。不过关于小说的读法和其他书籍的不同之处,推荐你看看《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关于小说的读法的部分,写得不错,对阅读其他书籍也有帮助。@艳红
      • 罗俊业哦: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有一篇文章“拥抱电子阅读吧”,推介你看一看,阐明了电子阅读的重要。
        易科比:谢谢推荐,之前也有关注余晟的博客,他的文章很多都是真正下功夫思考的结果,挺不错的。
        关于电子阅读,确实在开始慢慢养成这样的习惯,在多看和豆瓣阅读上花的钱也是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想看一本书,已经不再是第一想到京东、亚马逊,而是先到多看和豆瓣阅读上找找看有没有电子版的购买。
        期待电子阅读的演变,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更好的阅读时代。获取书籍变得简单、携带方便、作者可以像软件开发一样迭代自己的书、读者可以参与知识的打磨和辩论。@读书养神
      • 5b554add3cef:真正深入研究的少吧,都是打发时间的
      • 后30年勇敢:只能说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多了。像你说的以前我们金梦从书本、广播、电视等途径获取,在信息多途径爆炸性快速传播的时代他本身是没有不对的,人们更关注自己喜欢的领悟并且仅仅关注了重要的点!系统性的学习还是通过书本等传统途径获取!没什么问题!
      • camac: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在信息爆炸时代的选择问题。
      • f8c4dbd58574:恩, 很有道理, 不过要先解决好我的ADD之后再说。
      • 苏微沫沫:作者的观点的确很符合理科生特别是应用技术类人才的阅读需要,但仅仅和工作或某个要解决的事情有关。对于某些人阅读是为了提高修养,或者打发时间的人来说,似乎很不合理。正如有人说的若是阅读文学历史哲学书籍,是为了解决问题但也不是完全要解决问题,故而只有从头到尾仔细阅读,最多只能翻看目录整理思路。
      • KDF:@大豆腐 哈哈哈哈
      • 2fa0b9438fbd:你们做的这个app不就是碎片化的东西吗
      • 善犀:思考是人的事,不如阅读和阅读方式能改变的。爱思考的人即便不看书,他的脑子也停不下来,比如我这样的。
      • 易科比:@江湖远 能具体说说吗?挺感兴趣的,谢谢。
        易科比:人的精力有限倒是真的,随着知识爆炸,每个人基本都只能在一个小的领域深入下去,人的分工越来越细。像牛顿、达芬奇那样的通晓许多学科、融会贯通的全才可能越来越少了,因为现代社会的知识越来越庞大、越来越细,但是人的寿命,还是短短几十载。所以古人才感叹“吾生有涯,而学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江湖远
        e42c5056055c:比如说,为什么这个网站叫简书,因为简就是一种进步。过去古代那种常年累月的读书,是读不出东西的,读出来的也都是书呆子。时代的进步表现在学习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碎片,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易科比
      • 易科比:@刺客帆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很高兴我追问了一句哈:)我现在在学iOS开发,所以写第三点的时候心里想的自己最近的阅读情况,里面就有一些是技术书籍。确实如你所说,阅读不同类别的书,阅读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文学小说。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关于阅读、读书的话题,快要被它穷尽了:)
      • e42c5056055c:碎片化阅读是一种进步,把废话精简
      • 易科比:@像少年啦飞啊 不可否认人是有惰性的,所以要稍微push自己一下,结果就会不一样,共勉:)
      • 易科比:@倒立的笔杆 可以试试回到问题的原点,当时看这段东西的目的是什么,看完之后,想想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帮助。
      • 易科比:@刺客帆 听到反对的声音也挺有意思的,很希望听听你的看法。
        法米特:@易科比 哈,不好意思出脏话了。
        其实要看什么书,如果是应用类的技术方面的书,那肯定是要快速搜索到关键点进行阅读的。
        不过如果是基础性学习的书,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比如文学著作,那还是要好好从头看起的。
        不好意思,我估计你也不是那个意思,我开始理解片面了。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反对碎片化的人,所以有点先入为主了。
      • 易科比:@b3d3be53ef22 你当时也非常支持类似观点的原因是?现在的阅读方式是有什么转变呢?因为作为小时候只接触到纸质书、高中开始上网的我,对这个阅读媒介、习惯的转变挺感兴趣的。
      • b3d3be53ef22:碎片化阅读这种东西也是看个人的既有知识体系和模型的。 没有道理再为了接受碎片化信息特意去建立模型,笔者的论点我曾经一度也非常支持。
        不过后来就释然了这是大势所趋,没有什么好焦虑的
      • 法米特:第三点简直是放屁
      • 倒立的笔杆:我觉得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觉得自己没有在碎片化阅读,实际上就是碎片化阅读。这种自己意识不到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 KubernetesIO:没错,非常建议这样的阅读方式和思维习惯。
      • 易科比:@风谷的娜乌卡 因为发觉自己,某种程度上算是“碎片化阅读”的受害者,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也是一个反省和思考,在这个阅读场景不可避免地变得碎片化的时代,如何避免变得浅薄。
      • 易科比:@蓝焰的小蜗牛 关于这个,你通常的阅读习惯是怎样呢?可以分享一下吗?
      • 蓝焰的小蜗牛:碎片化阅读不能作为了解知识的手段,只能作为获取信息的入口,深入了解还需要深度地阅读与分析
      • 芒果甜甜冰:不能同意更多

      本文标题:关于碎片化阅读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ym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