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阶级固化下的教育该何去何从

阶级固化下的教育该何去何从

作者: 静小瑶瑶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11:33 被阅读181次

    前不久,苏州一所成立不久的小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关注的焦点就是这所学校家长的强大背景,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家长就有144位,那么一所年轻的小学,怎么会有这么多博士爸妈?原来,翰林小学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区内有29所中外知名高校、12家国家级研究所以及6所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规模7.8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近2万人,累计12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这些孩子从小学就能得到具有博士学历的副教授甚至是教授的指点,无疑从起点上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刘强东为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款1000万作为贫困学生的奖学金,尴尬的是这个助学金惨遭无人申请的命运。刘强东感慨不已:“虽然过去的那个年代很穷很苦,但是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城里的教育也只是比农村教育早个五、六年。但是30年过后,你现在在北京上个4中,基本上就可以上北大清华人大了,甚至是国外的名校。而你如果上了一个很差的学校,那么你离学校大门还很远。”

    换句话说,农村的孩子是从进入学校受教育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城里的孩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你考上名校的机会要远远小于城市里的孩子。诚然,并不是说农村的孩子并没有未来。贫寒家庭的学子通过高考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案例也不是少数。农村也是大有可为的。这句话我今天还是信的,但是机会很少。

    读研期间有幸到长春的一所名校听课,随机听了一节四年级的英语课,令我惊讶的是四年级的孩子可以用十分流利的英文介绍景点、可以用英文介绍《飘》这部英文名著,回想起来这几年的学习经历,即便是本科生也不见得能将英语说的这么流利,这也引起了我的疑问,课间在和学生的聊天中才得知,那个用英文介绍景点的孩子每个寒暑假都跟随家长世界各地去旅游,小小年纪足迹已经遍布了好多国家;那个用英文介绍名著的孩子家人都居住在美国,因为家长看好国内的基础教育才送回中国上学的,初中毕业直接去美国读高中......简单的聊天过后不得感叹到:有的时候孩子在起跑线上就拉开了距离。

    去年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相比于受关注的高考状元头衔,其父母的身份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他的父母都是外交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跟着父母,去过多个国家。熊轩昂的高中是北京二中,有名的重点中学,在这里的学区房均价每平米至少要15万。记者采访时,熊轩昂的一番话也引人深思。

    他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天价学区房,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家长挤破脑袋都要买?归根到底还是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比如窦靖童,一路的国际学校读下来,李亚鹏当年为了让她读名校北京四中,曾经苦等校长三小时也没成功,最后历经种种曲折终于进了北京四中。李亚鹏多大的明星啊,为了子女的上学问题,也得苦等。可能你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多明星、政商名人都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名校,名校到底有什么好的?读了名校将来毕业不是一样还是要自己找工作?

    之前俞敏洪在我所就读的本科学校做演讲,当他谈起他的朋友圈,都是马云、李彦宏这种商业精英,试想俞敏洪在前两次高考失败之后就回家种地、倘若他最终没有去北京大学,那他又会有一个怎样的圈子呢?

    上名校的意义是什么?绝不简单的是一张毕业证。在那里,你会遇到一批和你同样优秀的同类人,你将会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优质的资源、人脉。而正是这些因素,往往决定了你未来人生的走向。

    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的发展无法逾越的障碍,城市与农村学校的差距、一线城市学校与四五线城市学校的差距、名校和普通校的差距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云南昭通八岁的“冰花男孩”的上学之路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家距离学校大约4公里多,气温极低、路途又远,赶到学校花了一个多小时,满头冰花。可是他并不是上学路途最远的,这座小学距离县城50多公里。最远的学生要早上五点半起床,步行三小时,翻过好几座山。同样是上学,同样是一样的年纪,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岂止是八辈子能够赶得上的。不止是冰花男孩,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与农村的孩子相比,城市的孩子大多都是父母车接车送、百依百顺。城市里面那些精英的孩子不断在学习、进步,而农村里面的许多孩子却是在后退的,这样差距就更大了。

    最新一期的《极限挑战》节目中,极限男人帮的六位明星来到了上海市崇明中学“高考冲刺100天誓师大会”的现场,与即将高考的同学们一起点燃梦想的篝火,为学子们助威加油。节目播出后,其中一个环节引起大家的热议,刷新了人们对于“人生起跑线”的认知和定义。偌大的操场上,数百名即将高考的学子一字排开,接受了“极挑团”的提问,几个问题过后,有的人一路向前,有的人还一直停在原地。这就是他们起跑的位置。

阶级固化下的教育该何去何从

    六道问题问完,最终只有一位女孩站到了最前。最后大家在已经到达的地方一起向前奔跑。在赛跑结束后,许多原本起跑位置不占优势的同学冲进了前二十。而极限男人帮的成员们也用自己今天努力取得的成就告诉大家:“大家都看到了,我们都不是起跑线上最前面的人,无论父母给你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但最终能够成就怎样的人生,只能靠你自己努力。高考是最公平的起跑线,拼的就是努力。要想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就要为了理想去奋斗,所以,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全力往前冲!要努力、要坚持、要志向远大、要全心全意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走向理想的那个自己。”

    就像黄磊在节目中总结时所说“老有一句词叫赢在起跑线上,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人生一定不是场百米赛,一定是场马拉松,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最初的领先也会被生命长河稀释,领先的几步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不过是微小的几毫米。”放开手,让孩子们向着自己的方向努力前进吧,每一个认真面对生活的人,都会被生活温柔以待。

    教育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但教育一定是改变命运最快也是最不费力的一种方式。读书,是寒门学子唯一的出路,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一直毕业证无法确保让人站上顶峰,但至少会让大多数人免于跌落谷底。我们比别人的起点低就意味着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比别人更加努力!

    父母能给你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他们一定会倾其所有给你最好的。人生是场马拉松,笑到最后的才是王者。没有伞的孩子,你要拼尽全力去奔跑。

相关文章

  • 阶级固化下的教育该何去何从

    前不久,苏州一所成立不久的小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关注的焦点就是这所学校家长的强大背景,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 在阶级固化的今天,我们该何去何从

    最近读了星姐的《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两三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虽然它被归为鸡汤励志类书籍,但读完之后并非...

  • 阶级真的固化了?

    近两年房价大涨,于是「阶级固化」的论调此起彼伏,但是,阶级真的固化了? 1.阶级真的固化了? 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

  • 教育与阶级固化之我见

    一段时间以来,总是听到‘阶级固化’这个词,也曾一度认为这是时代及社会发现的必然趋势,可仔细探究思考之后,我发现不能...

  • 社会阶级固化

    不要把社会阶级固化想得那么可怕?如果社会阶级固化不可怕,为什么在某些APP禁止讨论,很明显社会阶级固化是严重的。 ...

  • 阶级固化

    有明一代,国祚三百年还算安稳寿长,藩王本意拱卫京师,不想庞大的既得利益不干活不产生劳动力的食肉者压垮了财政,清...

  • 阶级固化

    对于一个将要实习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关注这个的。网上到处说着阶级固化,表示对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只知道已有利...

  • 阶级固化

    今日人民日报发文说阶级固化不成立,王宝强就是例子。看完只能送上一句‘呵呵’。 阶级固化从来不是指两个阶级互不流通,...

  • 阶级固化

    认清生活真相后,要依然热爱生活。 别人的赛道和我们的赛道本来就不一样,只是我们有幸过去陪跑一段罢了。 相对成就,跑...

  • 阶级固化

    阶级固化的无力感

网友评论

  • 长江客:真正的几层固化是什么,一些人的起点是另一些人的天花板。马拉松是国际赛事,六线以外的县城的孩子如果不能赢在起跑线,连市级比赛的资格都没有,何谈马拉松?
    长江客:阶层:sweat:

本文标题:阶级固化下的教育该何去何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ud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