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入番外篇,这几篇内容,都不单属于四轮 MVP 的某一轮。
这一讲来了解需求采集的各种分类,通过这个分类,以后选取某种需求采集方法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是否适用了。
多维度了解需求采集方法的利弊
产品创新的全程都需要需求采集。每一种需求采集方法,都各有利弊,各有适用场景,在什么情况下,选对正确的具体方法,这是实施操作的前置条件。
对于需求采集,这里用了五个维度来进行分类。
1. 直接采集与间接采集
直接采集与间接采集,获取到的需求分别是一手需求与二手需求。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它们的差异:需求的提出者是不是有需求的人、需求是原始的还是加工过的。
直接采集的一手需求更准确,所以产品经理一定要确保手里有足够比例的需求是直接采集的,这样才能让产品本身和自己对产品的判断更接地气。
而间接采集的二手需求,就需要带着“问号”来看,思考原始需求方和转述者分别是谁,以及它有没有被曲解过。但二手需求(比如一份客户反馈周报)可以通过更多的人,收集到更多的用户声音,而且是经过梳理的,所以获取信息的效率更高。
扩展到实践层面,团队内“全员参与采集,产品人员处理”是比较可行的模式,是一种效率和准确度的兼顾方案。
2. 说和做
用户“怎么说”表达了他的观点,“怎么做”则反映了他的行为,这两种需求采集方式也是各有利弊。
“说”最大的劣势是“耳听为虚”。倒不是说用户故意想骗你,而是因为各种实际情况,有可能言不由衷。比如被问了一个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又不想回答不知道,就临时编了一个答案。用户怎么说和怎么做经常是不一致的。
“做”的优势,就是“眼见为实”,但它也有劣势——那就是,我们不知道用户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只靠用户“怎么做”的结论是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于是,还是需要回过头再去听他怎么说。
对于处理用户“怎么说”的信息方面,我还有个技巧,那就是注意区分用户说的“观点”和“事实”。用户一般不会故意扭曲事实,但他的个人观点就要带着“问号”听了,你要习惯性地追问支撑用户这个观点背后的事实。
“说”和“做”是一对不可分拆的方法、可以互相补位。
3. 定性与定量
定性研究通常是对少量样本的深入研究,可以找出问题的原因,属于个体研究;
而定量研究是对大量样本的研究,可以发现现象、验证事实,属于群体研究。
定性研究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是“以偏概全”。但是定量会“以表代本”(表面的表,本质的本),只能用来发现表面的现象,却无法从中知道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需求采集理解用户的过程,并不违背人类认知新事物的一般规律——从观点到行为,再从行为到观点,一样会从定性到定量,再从定量到定性,以实现螺旋式上升,使了解和证实在不断迭代中得到进化。
4. 需求采集是否在真实场景里
发生在真实场景里的采集,优势显然是更真实可靠,但记录难度会增加。而出于性价比和效率的考虑,有一些采集是在模拟状态下完成的。
当然,有条件的话,我个人还是倾向于优先在真实场景里采集需求,因为这样更具“临场感”。
能够拥有“临场感”是产品经理的一项基本能力。因为需求本身通常都是带着特定场景的,只有到那时那刻去亲身体会(或者通过想象去体会),才知道你的设计是不是有问题。而对这种体会的准确把握,就是“临场感”。
5. 是否和产品发生交互
需求采集过程中,用户是否和产品发生交互。有些需求的采集只是跟用户聊一聊,用户在现场并没有接触这个产品。这种需求采集可能更多的是在“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向”。
在用户跟产品发生交互的状态下进行采集,往往更适用于“优化现有方案”,当然,如果你没有产品的时候,也可以让用户和竞品发生交互。
不一样的阶段、不同的目的,需要使用不同的需求采集方法,通常是先探索方向,再优化方案。
对于很多产品,用户想象中的自己是否需要,和真的用过以后的自己是否需要,是完全不同的。而这正需要通过产品交互来发现。
小结
整体而言,需求采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各种方法要反复交替使用。重要程度不同的产品,在需求上也要投入对应的时间与人力。
这一讲,从直接与间接、说和做、定性与定量、是否真实环境、是否与产品交互 5 个维度对需求采集方法进行了分类,了解了各自的适用场景。你以后在采集需求的时候,可以从这 5 个维度思考一下应该用哪一种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