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红军精神代代传——5月16日松毛岭现场教学

青山处处埋忠骨,红军精神代代传——5月16日松毛岭现场教学

作者: 李长存 | 来源:发表于2021-05-17 08:25 被阅读0次

根据培训安排,我们乘车来到松毛岭,重温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

松毛岭战役是红军长征前在闽西进行的最后一场战役,上万闽西子弟兵在这里血战七天七夜,为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争取宝贵时间。

今天,在庄严的烈士纪念碑前我们神情肃穆,在神圣的无名烈士墓前,我们深情缅怀。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为何,不知道他们年龄几何,不知道他们家中是否有父母妻儿还在延续那等不来的等待。但我们深知,87年前奋战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是视死如归的英雄,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与信念,有为中国革命献身的勇气与豪迈,他们用鲜血染就了赣南闽西大地的红色底蕴,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顺利开始,他们牺牲自己,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深切缅怀伟大的革命先烈,今天,我们重温那段燃情岁月,我仿佛能听见连天的飞机和炮声还在耳边回响,仿佛能看见在松毛岭上空弥漫的战火硝烟。留存至今的机枪阵地,前线指挥部门板上的弹孔,简陋的红军厨房,默默守护者那段惨烈而激情的记忆,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红军精神,代代传承。

下午,我们来到红军桥,走过这条一去不复返的英雄桥,多少人的生命停留在了柱子上的生命等高线处,多少人在这里离开父母妻儿踏上现场,因为“救国不分男女老少”。这里有“最没鸟用的人”钟根基老人对誓言的坚守与力行,有“六子参军”的不舍与坚毅。走在红军街上,鹅卵石铺就的石板路,散发着历史气息的木门板,长征出发第一村——光复村,壮行仪式上的英雄豪情,仿佛就在眼前。壮行酒,团圆蛋,送郎从军,期盼团圆,军民鱼水情,深情永流传。

今天,我们重温激情岁月,感受战火纷飞,学习先烈们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从这里再出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松毛岭 松毛岭
指挥部门板上的弹孔

相关文章

  • 青山处处埋忠骨,红军精神代代传——5月16日松毛岭现场教学

    根据培训安排,我们乘车来到松毛岭,重温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 松毛岭战役是红军长征前在闽西进行的最后一场战役,上万闽...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课文分为一、二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了毛主席收到爱子毛岸英牺牲的...

  • 青山处处埋忠骨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无青山。-----纪念哪些无名的为国牺牲的英雄。 最近读了很多关于一些缉毒类的或卧底...

  • 青山处处埋忠骨

    周末和孩子去爬凤池山,走到山神弯道时,孩子指着路边标牌,惊奇道,这里什么时候有烈士陵园了? 在我们的印象里,凤池山...

  • 牺牲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 《青山处处埋忠骨》(五下10)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学习中主要解决三大任务:一是课文每部分讲了什么?概括主要内容。二是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感...

  • 致敬、英雄

    竹雨松风琴韵 烈焰扑火英雄 岁月风尘虽好 青山扬埋忠骨

  • 七古 有感于川军抗战

    野蛮日寇犯边关,热血男儿誓出川。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 清明祭(一)

    中华自古多英烈, 青山处处埋忠骨。 又是一度清明祭, 松柏苍苍悼英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山处处埋忠骨,红军精神代代传——5月16日松毛岭现场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wd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