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榛木清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22:20 被阅读0次

世界上的桥有千千万万,然而每座桥拥有的故事却是唯一。

湘河大桥

这座桥的出现有些年头了。

说起它的成长史,真可谓是多灾多难,修了拆,拆了修,几番折腾,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模样,8根大柱子,长约百米,钢筋水泥混凝土,耐得了压,禁得起冲,远远望去,山水环绕,舒展中还透着几分相得益彰的美感。

不过今天想提及的,却并不是这一座,是村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桥。它们或长或短,或弯或直,或由青石覆盖,或由水泥混合,通向每家每户。

十年前,村头的那座桥还是由五六根横木搭建,桥木上的树皮有所脱落,絮絮调调,剁掉的枝杈根部露出一圈圈的圆轮。桥的两端还是土路,一到下雨,便不敢轻易过桥了,脚底的泥跺不干净,湿湿滑滑地踩上去,无异于踩着钢丝过河。也正是这桥,把农人的土地划分为几个坪儿(又称坝(bai)坪),下地坪的地势不似其它村,从村南到村北,一路上去全是平原,每一户人家的田地就分布在这星罗棋布的小平原上,而每一座桥,连接了地与地、路与路的距离。

然而关于这些桥最深刻的记忆,却是大雨过后的“桥上河”。

那时村里没有中学,只能到河下游的村里读书。晴天时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到了雨天,则是由大人们亲自护送到校。尤其是大暴雨过后,水位猛涨,有的木桥被冲塌了,有的石桥被浑水淹没,好一点的情况,可以看到桥面,大人们不放心,挽起袖子、编好裤脚,脱掉鞋子,一手抓着自家孩子的手,一手背着他们的书包,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涉水而过。碰到更凶猛的水势时,也不抓着手了,干脆背起来,书包在前面提溜着,孩子在后面背上趴着,大人们更不敢掉以轻心。怕碰着青苔脚滑,怕石子儿硌着摔倒,每一步都稳稳踩实,像古代朝圣的使臣那样,步步严谨而又沉稳。

偶尔水退些时,贪玩的孩子们会脱掉鞋子在水刚没过的桥面上过起了泼水节。你甩我一脸,我浇你一身,激烈时水花四溅,吃亏的人总是变成了十足十的落汤鸡,从头到脚湿了个彻底。这时我们却不必担心啊,过了河,随着暖的发热的太阳一起走,夏日衣衫单薄,还未到校,衣服就全部干透。

彼时无忧,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都洋溢着欢快与欣喜。


斗转星移,匆匆十载已过,再也见不到桥上河了,如今从村口进入,山路蜿蜒,路面却格外地平整宽阔。道路两旁每隔数米便有一颗刚刚栽下的品种樱桃的树苗。昔年一座座陡峭的大坝也再次重整修葺,在群山之间错落有致。


那桥呢?

它已经和水泥路融为一体了啊。那座容易被水冲坏的木桥,已经消逝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大石为基底、以钢筋为骨、以混凝土为血肉的水泥平桥。石桥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加固增修,地势过低的路段则直接改了线路,以山脚的走向匍匐前行修建,历经数月,一村人的心血功劳,就此而成。

水泥铺满,小桥流水的意韵不再,但人民全新的致富理念却正在形成。绿树村边在,山茶依旧香。牛羊山上寻,大棚种植忙。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有绿树青山,也会有金山银山,有鸡犬相闻,也有琅琅书声……

无论是青石小桥,还是水泥大桥,不曾改变的是,是人们那颗勤劳进取的心。在此,我想化用鲁迅先生说的那句:

世界上本没有桥,想要过河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桥啊。

相关文章

  • 南拳基本桥手之圈桥和缠桥和盘桥和沉桥和劈桥等

    所谓桥手,就是上肢动作的运使。桥有长桥、短桥之分。直臂为长桥,屈臂为短桥。南拳基本桥法包括圈桥、缠桥、盘桥、沉桥、...

  • 杀死桥桥

    1 我是一只鱼,金鱼,大大的眼睛,红白相间的整齐鳞片,吃小颗粒鱼食。我一点儿都不名贵,是最普通的那种观赏鱼,但是我...

  • 桥啊,桥

    春节期间回了趟老宅,又经过那条桥。当年没有栏杆,微微拱起,狭窄到刚好能容两人并肩过去的石板桥,已经变成有着漂亮的栏...

  • 桥呵桥

    我踩着梦去见你呵 桥悬着两头 惴惴波动的水色 你露出手指指向月亮 可我并不看见,只说着是的是的 是的,我把不安和欢...

  • 古运河上各个桥特征注解

    从北向南分别是:江都北路桥,夫差桥,五台山桥,便益门桥,解放桥,跃进桥,柳叶桥,徐凝门桥,渡江桥,通扬桥,吴洲桥,...

  • 桥啊桥--读《桥的故事》

    人的一生中,谁没见过桥呢?走过桥呢?只是因为年龄不同,过的桥多少不同而已。不是常听长辈训斥儿孙说:"我过的桥比你走...

  • VSL威胜利丨聚焦古桥 绍兴太平桥

    绍兴,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古桥众多,更有绍兴古桥群——八字桥、光相桥、广宁桥、泗龙桥、谢公桥、题扇桥、迎恩桥、...

  • 桥桥成长记录

    贾昕桥,2018年1月8日生日。这是你的预产期期,也是你的生日。二胎的你,又是男孩,妈妈着急的在1月5日有了动静之...

  • 桥南桥北

    我出生在桥的南岸,却在北岸长大,所以我懂得桥南的纯朴与桥北的精明。往返于两岸,就像看一出戏剧,上演着两岸人的柴...

  • 桥都看桥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每次看到江南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枕河,我就会想到唐代杜荀鹤的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wq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