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喂......诶......哦,哦,俊凯么?你们到哪里了”四姥姥像听不清楚一样,在电话里大声的喊着。
“四姥姥,我们到你们家小区门口了!”魏俊凯说道,“正停车呢!”说着靠路边停了车,一行人下车,抱孩子的抱孩子,拿东西的拿东西,趁路上车少的时候,迅速的冲到路对面去了。
一进小区就见四姥姥远远的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冲大家招手,“俊凯,你们来啦!”
“四姥姥,你咋还下楼来了?”魏俊凯大步赶了过去一把扶住了,“经常来,我们都知道单元号,自己上去就行了,这楼上楼下的,你咋还下来了!”
“我也是刚从外面回来,这不,刚上楼开了门,你们就到了!俊凯媳妇累不累?”四姥姥一边说着笑了起来,“咦,这是......俊美?”
“不累,不累!四姥姥!”魏俊凯媳妇说道,“您老都还好吧?!”
“是,是我,四姥姥!”魏俊美马上拉住了四姥姥的手,“咱们好几年没见了,我今年跟哥哥嫂子来看看您!”
“嗯嗯,好好!”四姥姥又笑了起来,一边笑看着旁边俊美的丈夫杨诚,“那这位就是你家那口了!哈哈!”
“是,四姥姥!”杨诚也赶紧过去打招呼。
“好好,大家都来了哈!来就来吧,以后不用带东西哈!”四姥姥笑的更开心了,“来来来,大家快一起上楼吧!”说着大家一起上了楼。
这个小区是四姥爷年轻时轻工业学院在西区的家属院,据说是1983年建的,算起来比魏俊凯他们年纪还大。这几年房子外围进行了墙体维护,楼道里却明显老旧了很多,很多段的阶梯都坍塌了,墙上的石灰也剥落裸露出了内部的红砖。四姥爷前几年生病去世了,如今只有四姥姥自己住在这里。
单元房总共6层,每层三户,每户室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四姥姥住在四楼北户。一进门是一个很小的客厅,右手边是卫生间,再往里是厨房。客厅走进去正对着东西两边是两间卧室,东边的房间对着小区里面,西边的房间外面就到了小区边缘,还有一个小小的阳台。四姥姥说,他们在这里住了快四十年了。
02
大家进屋放下带来的礼品,四姥姥平时一个人在家,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她还真有点吃不消了。
“我刚下楼去买了几节电池,给空调遥控器用的。”四姥姥一边说着一边从客厅的桌子上拿起空调遥控器,打开来把电池放了进去,“今天36度,挺热的,我平时不用开空调,想着你们年轻人估计受不了!”
“四姥姥不用啦,也不是很热!”魏俊凯媳妇说道。
“没事,买都买了!有一段时间没见了,你们都好吧?!”四姥姥把大家引导到西边的房间,孩子们脱了鞋上床玩了,大家找位置坐了下来。
“您老人家这段时间咋样?”魏俊凯反问道。
“我还是老样子,哈哈!”四姥姥说道,“不过活动量比以前小多了,整天啊就想睡觉,感觉乏的很!”
“现在不出去跟你的老伙伴们玩了么?”魏俊凯媳妇问道。
“不玩了!”四姥姥说道,“原来也就我们三个老太太,四处走走,今年呢,四处都需要扫码,坐公交车也得扫码,我手机没有流量,扫不了,加上前段时间疫情也不方便,索性就不出去了。”
“流量?”魏俊凯媳妇问道,“十几块钱包个流量包就行了。”
“不用了,我也用不着。”四姥姥说道,“以前还看看手机新闻,现在看电视就行了,我也没人需要视频说话,用不着。”她这么说着的时候,忽然让人心里紧了一下。
“我舅舅家表弟现在咋样了?”魏俊凯问道。
“哦,他呀,他考大学考的不太好,你舅舅想办法让他去外地复读了!”四姥姥说道,“这不前两个月我还去那边陪了他两个月,给他做做饭。”
“已经这么大了,这几年都没有见过他。”魏俊凯说道。
“是,这几年你们过来时他都不在我这里,孩子大了,学习也比较忙,没时间来我这里了。”四姥姥说着,忽然看着大家笑了笑。
“最开始那几年,我们来还老看到他呢,我姥爷每天接送他上学。”魏俊凯说道。
“是,那时候你姥爷还在,这孩子也还小,还能在我们的圈子里留住他。”四姥姥说,“这个孩子也挺懂事吧,他偶尔回来一次,还跟他妈妈吵,说他们都不来看我,哈哈,这孩子!”
“舅舅舅妈这几年来得少么?”魏俊凯媳妇问道,“前几次来也就见过舅舅,倒还没有见过舅妈。”
“不来了,他们也比较忙,你舅舅时不时来看我一下,这一向吧,你小姨常过来我这里,有人照应。”四姥姥说道,说着起身打开放在桌子上的面盆,原来里面已经发好了面
03
“不是说我们不在这里吃饭了,不想给你添麻烦啊!”魏俊凯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四姥姥是想留住大家,让大家在这里多待会。
“那不中啊,你们来了,却不在这里吃饭,那怎么行呢?!”四姥姥说着把面盆端了过来,杨诚赶紧接了过来,旁边打开的是盘好的饺子馅。
“您啊,还是这样子!”魏俊凯说道,“每次来都留下吃饭,还这么大的摊子,我们也是怕给你添麻烦,吃不完到时你一个人也不好处理。”
“没事,也不麻烦,一起吃个饭没啥。”四姥姥说道。
“行啊,既然四姥姥有这个心愿,咱们一起包也很快,一起吃个饭再走!”魏俊凯媳妇说道。
“行啊,行啊,我们一起下手弄吧!”魏俊美也附和道,“来,杨诚,开始吧!”
“四姥姥,你不知道,俊美家老公做饭可是一把好手!”魏俊凯媳妇说道,“让他们下手一起弄很快的!”
“行啊,年轻人会做饭,难得!”四姥姥说道,“俊凯,你会不会做饭?!”
“我不会,有他们我就不用出马了!”魏俊凯笑了笑说道。
“那不行,你还是得会,哈哈!”四姥姥意味深长的笑了,魏俊凯媳妇看过来,也笑了。
“刚听你说小姨在这里,她不是住在学校那边,挺远的么?”魏俊凯说道。
“没有,这段时间你小姨每天上半天班,医院离我这里近,你姨夫现在退二线了,不用去学校上课,他们也就自由了。”四姥姥说道,“他们都住在医院这边,离我近,就经常过来看看。”
“他们一会来么?这么多面和饺子馅,咱们也吃不完啊!”魏俊凯说道。
“来,来,他们一会过来!”四姥姥说道,“只管包,能吃完!”说话间,面已经揉好,面皮也要擀上了。
“舅舅家表弟后面准备报考什么专业啊?今年不是报了一次么?”魏俊凯忽然又想起这个事情了。
“说是.....说是水利水电工程吧,具体我也不知道!”四姥姥说道又笑了,“我老了,本来想着我们家都是医院系统的,给孩报个医学,以后也有个照应,结果,你舅妈自己拿主意,说我啥也不懂!哈哈,确实,我们那一套也过时了!”
04
饺子差不多包了两大盘时,小姨和小姨夫过来了,大家寒暄一番,很快包完了,收拾了一下桌子,一家人坐下来聊天。
原来小姨家的表妹早几年读大学出省了,后来又考了研究生,这几年回来的少,小姨夫年纪大了,已经可以内退,他也就不去学校开课了,他们从学校那里的房子里搬出来,搬到了小姨医院那里。
三个孩子有点倦了,他们几个带着孩子们下楼去玩了,魏俊凯陪着说起老家的情况。暴雨对老家来说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吧,河水差点漫过堤岸,但在到达他们老家之前,已经在上游决堤了四处,到老家时反而好了很多。
不过,河水还是漫过了老家姥爷姥姥的坟,七月十五回家祭奠成了问题。听说老家还有老人去世了延时下葬的。老家大舅在家里行动已经不是很方便,倒也还能照顾自己,老家大姨小姨因为住在河的另一边,受到一些影响,被拉走躲了几天。真是多事之秋啊。但总之人没事,还是让大家感到很欣慰。
说了会话,大约五点多钟小姨开始下饺子,大人孩子一起吃了,吃完又喝水休息了一会儿,魏俊凯他们一行告辞。
走到楼下时,小姨过来送了一下,对魏俊凯说,“我爸走后,我妈这几年没人陪,也憔悴了不少,你们能过来看她,我们也很高兴!”
“小姨这样说,我们当晚辈的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哈哈!”魏俊凯说道,“我爸妈在老家,逢年过节就这么几个老亲戚,我们总是要走动一下!”
“是,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老人嘛,老了老了,需要的就是一点陪伴。”小姨说道,“其他的,他们真的也不要求了,我们也是太忙了,有时候过不来。”
“不过这次看四姥姥明早老了一些,驼背的更厉害了,你们还是多照应一下!”魏俊凯说道,他忽然想起刚才过来时四姥姥说的一句话,她说“俊凯我咋看你又长高了?”
“是,我们也明白!”小姨说道,“她其实也就想,听个声响,有人在身边,不至于空荡荡的房子里就她一个人......”
魏俊凯他们开车离开时,天已经有点发灰,中秋之前的天气虽然晴朗透明,但毕竟已经入秋有一段时间,天黑的也早了。
听个声响。
魏俊凯脑子里回想着小姨的这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