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教学浅谈——读《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古诗教学浅谈——读《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作者: 点点滴滴li | 来源:发表于2021-10-23 21:25 被阅读0次

      近段时间观察古诗课堂教学,并联系自己的古诗教学,发现了在古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低中高三个学段的目标相差不大。教师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晰。

      2.古诗教学大多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个体感悟较少,学生活动时间有限。

      3.古诗教学以理解诗意为最终目标,几乎是所有老师的共性。因此在教学中把诗句一句一句翻译成现代文的现象非常普遍。

      4.古诗教学的方法少,读的层次性不够明显,学生体悟较浅,感受不深,很难走进古诗意境之中。        对于古诗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实在我的课堂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该怎样突破,如何解决呢?于是,在这段时间,我又重新阅读了《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一书中关于古诗文教学的部分。通过阅读,对于古诗文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首先,要明确各学段目标,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三个学段对于古诗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是不同的。        第一学段: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发现其不同,第一学段诵读的是是“浅近”的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不要求一一了解诗句意思。第二学段所选古诗为“优秀诗文”,内容有所深化,要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需要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的要求就更高了,要在诵读中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的变化来体味作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在这三个学段中,共同的部分是:都需要运用诵读的方法来学习古诗,体验情感是学习古诗文的主要目的。不同之处是:第一学段重在想象,第二学段重在体验,第三学段重在体味。

      其次,教师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之中。由于古诗距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较远,感悟体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例如多媒体、音乐、语言描绘渲染、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展开想象,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也需要古诗。更重要的是诵读,通过反复的具有一定层次的诵读,让学生由浅入深慢慢走进古诗之中,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最后,古诗教学不能仅仅限于理解诗句意思,还应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学习古诗,不是为了翻译,更不仅仅是为了背会记住。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充分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在教学中,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还应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从而提高文化品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教学浅谈——读《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yd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