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洋彩黄地粉青透龙夹层吉庆有余玲珑尊在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专场中以1.49亿港元成交,此件拍品在拍前估价为5000–7000 万港元。
清乾隆洋彩黄地粉青透龙夹层吉庆有余玲珑尊著录于 1905 年纽约山中商会图录,1924 年纳入日本私人收藏近一世纪,为御窑督陶官唐英所制最巧夺天工瓷器之一。此件玲珑尊历经近一个世纪,依然保存完好,实属不易。
清 乾隆 洋彩黄地粉青透龙夹层吉庆有余玲珑尊
《大清乾隆年制》蓝料款 40.8 公分
此件拍品颈上黄地锦上添花,溢洛可可洋风,四面浮雕开光,各缀双鱼栩栩如生,从外瓶镂空夔龙纹,可窥内瓶青花缠枝花卉,妙然生趣。此件拍品与2010年被媒体报出以531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5亿元)成交的清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纹镂空内青花转心套瓶成对。
清 乾隆 珐琅彩“吉庆有余”纹镂空内青花转心套瓶
(2010年以5310万英镑成交,但当时未成功交付,故2012年在英国邦翰斯拍卖行的私人洽购中以2000-2500万英镑的价格成功易主,买家为亚洲藏家)
烧造难度大、存世稀少、出自官窑、品相完好是瓷器拍出高价的决定性因素。此乾隆洋彩透龙夹层玲珑尊属转心瓶,对于这类器物,其工艺复杂,科技含量极高。
转心瓶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属于清代创制的一种瓶式。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转"转心瓶"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外瓶和内瓶均有画面,外瓶一般镂空,可以通过外瓶和内瓶的转动看到不同的画面。器物分为转心瓶和转体瓶两种形式,内瓶可以转动的叫转心瓶,外瓶可以转动的,就叫转体瓶。这类器物烧造难度很大,外瓶和内瓶的干燥度以及烧成后的收缩率都决定了其烧制的成败。
唐英在给乾隆的奏折中曾提到此类器形的烧造,乾隆明确提出"不必照随常瓷器一样多烧,嗣后按节进十数件。"可见此类瓷瓶的珍罕程度。此类玲珑尊制作殊艰,耗料费工,须经繁复程序数十回,方可成器,故唐英曾只试烧上呈,未敢多造。
乾隆年间,宫中崇尚新颖之品,此尊正是曾为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为得乾隆赞赏而烧制的,在造型和纹饰上均十分复杂。
洋彩属珐琅彩的一种,有“彩瓷之冠”之称,为御用瓷器,乾隆时期其制作工艺最盛。凡流通于市的罕见器物均高价成交。如乾隆时期的“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2010年秋在香港苏富比拍得2.53亿港元;清乾隆“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图绶带葫芦扁瓶” (一对)2012年秋在香港苏富比以1.071亿港元成交;清乾隆“御制宝石蓝地洋彩莲花如意万代尊”2011年春在北京保利拍得7015万元;
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
香港苏富比 2.53亿港元 2010年秋
洋彩原料珍贵、工艺繁杂,所制成品精美绝伦,是极其珍贵稀有的艺术精品。洋彩瓷创烧于康熙年间,兴盛于乾隆盛年,是乾隆至爱。洋彩瓷从创烧到衰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为皇家所独享,显示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最终失传于宫廷封建社会。
洋彩瓷烧制量非常稀少,由乾隆亲自指导定名、配座、装匣、评列等级,绝大部分珍藏于乾清宫端凝殿与养心殿,除少数陈设圆明园,后遭入侵者掠夺之外,基本上流失于外者少之又少,坊间难得一见。
唐英,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洋彩则是在其精心研究、设计之下的时代产物。唐英拥有丰富的制瓷经验,由他主持烧造的瓷器十分精美,深受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的喜爱。乾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在唐英退职后,乾隆官窑甚至开始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