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家庭篇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和合心理:你对待孩子成绩的态度,到底错在哪儿?

和合心理:你对待孩子成绩的态度,到底错在哪儿?

作者: 32d7041871fe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0:50 被阅读1次

有人在知乎上提问:“中国父母最喜欢聊的话题是什么?”

回答是孩子,更精确地说是优秀的孩子。

过去的人聊吃聊穿,现在的人就爱聊孩子,聊孩子的成绩、聊孩子的才艺、聊孩子的学校......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就有炫娃的父母。

孩子成绩出色的,高声大嗓,眉飞色舞,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孩子成绩不如人的,不是保持沉默,就是低声叹息,总觉得自己矮人三分。

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有一个误区:孩子成绩好,表扬;孩子成绩差,批评。其实父母这么做,是非常错误的一件事情,那么,这么做,错误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例: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她的团队对表扬和鼓励孩子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从教室里只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简单的智力拼图智商测试。

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说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结果发现,在第一轮中受到鼓励的孩子,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被表扬为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被鼓励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被表扬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西方心理学家的实验再次说明,我们教育孩子应要,要少表扬、多鼓励。

为人父母一场,能做的不过是陪伴,陪伴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而成绩不过是成长路上的指路标,指引着孩子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

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无条件养育》一书中写到:“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它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不该以孩子成绩的高低来作为爱的标准。

作家王开东,曾提到他的儿子,在二年级时考班级倒数第二,他在试卷上签完名后,对孩子说:

“考试只是检查你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无论你考得怎么样,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优秀的父母都会明白,分数绝不能衡量孩子的全部能力,更不能成为赏罚孩子的唯一标准。

孩子能愉快地、主动地、努力地学习,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才是父母真正所要追求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合心理:你对待孩子成绩的态度,到底错在哪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zo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