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自由写开始。
六点钟准时醒来,决定抛弃往日的恋床习惯,起床做事。脑子里迅速梳理了一下今日要完成的任务。
开始完成第一个任务,编辑昨日的“缤纷暑假”接力作文。小朋友和爸爸下期,要一决高下。抓住自己下期前、中、后的心理,将下期的几幅场景写得形象可感,一个慈爱的老父亲,一个耍赖的小女儿,让读者看着忍俊不禁。正如小作者最后的感悟:一家人的爱与温暖就体现在这样的小事里。语句通顺,内容真实,有条有理,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文章不错。
发布文章后,忍不住又看了一边,内心洋溢着快乐。这样的接力写作活动, 确实增加了我的工作量,但是看见孩子们的文字就是看见孩子们的成长,所有的辛苦也就变成了快乐。
以“专业自治”为关键词,查询了一部分文献资料。
五分钟自由写结束
。今日的内容比昨日更聚焦,写作的过程也更顺畅,不仅是字数增多,思考力也有一点点提升。其实,五分钟自由写,不拒绝动脑筋才对。我刻意地给孩子们强调不动脑筋的目的,只是为了强调让他们回到当下,觉察大脑的细微变化。既然是自由写,自由表达才是最重要的规则。
关于学生的写作,遵循怀特海提出的认知规律“浪漫——精确——综合”,在日常的单元写作训练中,我先让孩子们自主审题,自主习作,不做任何指导和限制,写出他们的放胆文。看完初稿后,根据孩子们呈现出来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并利用自主修改,同桌互改等方式,训练学生们修改习作的能力。同时聚焦单元练习要求的重点写作策略或写作能力点进行片段练习,直到达成目标,再回文应用。这是一个精确的过程。最后一步是通过定时练习或者“现场作文大赛”等方式,促使学生们展现自己的综合运用。对于习作的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重点是通过评价不断对文章进行升级改造,用评价促修改。这个过程中,对于个别需要单独指导的孩子,一定会一对一做修改指导。
“老师,我这个还怎么升级?”每一次作文修改的过程中,总会有学生们过来询问。我很高兴孩子们的这种意识: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老师基于的习作评价,不是为了给文章一个等级,而是让文章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促使孩子去自主修改升级。
关于日常的练笔,我一直坚持“摘录+自由练笔”双线进行。目前的效果,有两级分化的趋势。认真完成日常练习的孩子,习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而那些并没有那么用心的孩子,原地踏步,实在可惜。怎么样助力到那一部分原地踏步的孩子,是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
早上一个半小时,修改学生的文章,读自己的专业文章,并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复盘后作为后续早晨时间管理的参考,这也是一个小小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