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记住,迄今为止,这天是男权的天,这地是男权的地,这文化是男性的文化……历史就是his-tory,没有her-tory。这是基本的议题,这是基本的现实”。
这是今天闺蜜分享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我俩都被这个history逗乐了。
男权何止在英文中微妙体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里,既有男人也有女人的一群人也是称为“他们”,而不是“她们”。
联系最近练字心得,中国文字的内涵真是丰富。比如运笔中的藏头护尾。
藏头护尾的最简单的讨论起因,应该也是与毛笔自身的性能有关。以柔软的又能大面积铺排的笔毫运行来说,毫无经验的人在划绑寸必然会露出头尾的尖飘,而要让这个尖的自然形态加以收敛藏护,却有核于技巧上的训练有素。书法为了要显示其技巧的深度与难度,当然是舍易求难。此外,笔笔出尖露锋的形态也必然太过挑达,缺乏沉着含蓄的美感,因此它之在书法艺术欣赏中不受欢迎也在意料之中。
书法艺术也和中国人的性格有点关联吧。
不修炼的毛头小子必然性格上直来直去,不懂得藏头护尾,锋芒毕露,不甚招人待见。
经由教育、社会规范的洗礼,原来的飘飘然者必然圆润含蓄很多。凡事曲中求,说话讲究客套辞令了,做事考虑后果了。
而在这藏头护尾之中,还有高低差别,有的成了书法家,有的只能叫做非文盲。犹如恭维上级领导,都是圆润溢美之词,也有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的,也有不露声色说到领导心里去的。
想想挺有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4161714/6b03b7360548b42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