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总想跟孩子聊聊。这个聊很有艺术性和挑战性,因为弄不好可能一地鸡毛,弄好了则是母慈子孝。
1. 聊考试
最近感冒的特别多,我这边有孩子因为不想参加考试,竟然能让自己生病。面对自家因生病在家没能参加考试的儿子,我也想了解真相。防患于未然。
这天晚上氛围感先拉满,吃饱喝足,孩子也已大好。
我单刀直入(跟青春期的孩子还是不要拐弯抹角的好)地笑说:“儿子,这次没参加成考试,你有啥想法没?”
孩子笑道:“开心。”
家长千万不要孩子打个喷嚏咱就拉肚子了,听风就是雨。我不动声色地“嗯”了一声,静等下文。
孩子笑说:“我能体验一下到15考场考试的感觉了。”孩子们考试的编号就是上次考试的名次。年级15个班,15考场就是倒数了,那所有科都是0分,进15考场很正常。
我笑说:“那这个体验绝对不一般,啥考场都能体验一下,这才叫丰富多彩呢。还有啥?”万能的还有啥。
孩子笑说:“还有点遗憾。我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没考成。”
我笑说:“劲儿都拉满了,没地儿施展,那确实很遗憾。(接着孩子的话)还有啥?”
孩子笑说:“没了。”
我说:“妈妈还有点好奇,你考前的感受是啥样的?”
孩子笑说:“有点紧张。就一科心里没底儿,有点紧张。”
我笑说:“这个紧张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还是在失控的状态?”
孩子笑说:“能控制,稍微有点紧张。”
我笑说:“中。需要妈妈给啥支持,随时找我,我都在。”
愉快地聊完。我深刻地明白,这次孩子烧得很严重,完全是一开始我们没重视,当成普通感冒治疗了,拖拖拉拉治了一周多,到很严重了才去医院。
孩子生病是如此,养育孩子也是如此。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和孩子聊聊他的学习、他的状态,不消耗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增砖加瓦。
2. 较真
中午跟孩子在面馆吃面,母子俩面对面坐。我这边没凳子,就拉了旁边一个凳子坐下来。
刚坐下不久,孩子示意我把我们桌子下面挂的凳子放下来,把我拉的凳子放回去。
“嗯?”我给孩子一个疑问。
孩子说:“咱这边凳子是四条腿的,三条腿的凳子是那边的。”
我愣了一下,还是把凳子按孩子说的换好。
孩子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显现出孩子的较真。孩子为啥这么较真?我们养出来的。看着面前的碗,我想起来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每次吃饭,婆婆都要让孩子一手扶碗一手拿筷子,动作要求很标准。当时的我也不知道那样对不对?反正自己小时候没被这样养过,一方面觉得有点太死板,一方面又害怕婆婆说自己没人教才不知道要这样。内心弱就啥也没说。后来再想起这一幕,婆婆担心孩子不把碗扶好,吃饭会撒了。但哪个孩子不撒一些饭才学会吃饭?
但孩子就被我们全家这么一点点养得很教条。要改也不是一天就能改的。
母子俩愉快地吃完面。出来后,我问孩子:“儿子,妈妈刚才发现个小细节,很好奇你是怎么想的?”
“啥细节?”
“换凳子。”
“哦,四条腿的凳子在这边,三条腿的在那边。”
“嗯,你看,我是你妈,你这样说,妈妈会照办。儿子,我是说假如,你跟朋友呀同学呀吃饭,遇到这样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孩子想了想:“我不会说了。”
“凳子放错了影响啥了没有?”
“没有。”
“是不是都没啥关系?”
“对。”
做一个咨询师似的家长,陪着孩子慢慢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