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之上,经济学和市场推动了众多产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一种制度,还是一种理论,实践中的价值创造力才是检验高低优劣的核心。但具体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或者是在次文化阶层,人们却往往难以辨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许多人,特别是对历史以及对历史人物,感兴趣的人,能头头是道的说出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说出某个历史人物的成败原因,甚至能对当下的大局评点一二。只不过,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最贴近自己的文化,却感觉到力不从心。会觉得,明明察觉到一些什么,却不知为何,更不知道为何改变。
众多的人,会在周边现实的裹挟中不断前行,却很少能够知道自己真正在追寻的什么。人们可以轻易的回答自己在物质世界中的目标,也可以在相应的层面中找到动力。
而在精神世界中,人们往往找不到相对应的目的和动力。人们将精神世界的追求看作是不务实和不值得投资的事情,却殊不知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拱手让给了游戏、直播等精神消费产业。
人,有着天生的孤独。人在创造物质价值的同时,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但现代产业的无限细化,使得人在劳动中,精神满足和物质满足不再统一。
现在的情形变成了,在工作中寻求物质,在消费中需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有两个问题会产生,一个是人所追求的物质未必能从工作中取得足够的数量,另一个则是人可能在消费中找寻不到以为的精神满足。因为,在这种架构中,人的精神满足是和创造力脱节的。
人必须在精神世界中,找到自己在物质世界中的独立性。消费,无法真正让一个人找到这种独立性,它只能帮助人们从这种感觉中得到片刻的麻醉,而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人的精神世界,最终根植于人类的理性和情感中,依托于物质世界,而又获得了其自身的独特性。因为,精神世界的最终目的,是拒绝自我人格被物化。
网友评论